忠愍集
书名《忠愍集》
书名 忠愍集
作者李若水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李若水撰。若水本名若冰,欽宗為改今名。字清卿,曲周人。靖康初以上舍登第。由太學博士歷官吏部侍郎。從欽宗如金營,以力爭廢立,不屈死。建炎初贈觀文殿學士,謚忠愍。事跡具《宋史》本傳。《書錄解題》載《李忠愍集》十二卷,蓋以其追謚名集。劉克莊《后村詩話》作《忠烈集》,當由傳寫之誤。《宋史·藝文志》作十卷。考《書錄解題》稱后二卷為附錄其死節時事。《宋志》蓋但舉其詩文,其實一也。若水當金兵薄城之時,初亦頗主和議。於謀國之計,未免少疏。而卒能奮身殉節,搘拄綱常。與斷舌常山后先爭烈。使敵人相顧嘆息,有“南朝惟李侍郎一人”之語。其末路足以自贖。史家以忠義稱之,原其心也。其詩具有風度,而不失氣格。其文亦光明磊落,肖其為人。南宋時蜀中有鋟本劉子翚《屏山集》,有《題忠愍集》詩,詞極悲壯。今原集不傳。茲就《永樂大典》中所散見者,掇拾編次,釐為三卷,以建炎時誥詞三道附錄於后。其子淳跋是集云:“秭歸費守樞為先公作文序,能不沒其實。”今費序已佚,惟淳跋僅存,亦并附諸篇末。雖蒐羅補綴,非復蜀本之舊。然唐儲光羲詩格古雅,其集亦裒然具存。徒以茍活賊庭,身污偽命,并其詩亦不甚重。至於張巡所作,僅《聞笛》及《守睢陽》兩篇,而編唐詩者無不采錄。豈非以忠孝者文章之本耶?今若水詩文,尚得三卷,不止巡之兩篇。殘編斷簡,固皦然與日月爭光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周易崔氏注:1卷 語溪徐氏三世遺詩 星閣正論:1卷 宋史翼:40卷 散曲書目:1卷 春秋繁露:17卷 三國紀年:1卷 南窓記談:1卷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13卷,首1卷 四史 挹江軒防浦紀略:6卷 邢特進集:一卷 十經文字通正書:14卷 慈濟禪師語錄 資治通鑑:294卷 愛吳鼎齋藏器目:1卷 論衡:30卷 翁覃溪手札 牧令書輯要:10卷 古誌新目:1卷,補遺1卷 駢文選:三卷 滸山文集:十二卷 洛神廟:2卷 籌算分法淺釋 梁高僧傳:15卷 張太岳集:46卷 讀禮通考:120卷 希古堂全集:文存8卷,駢文2卷,詩存10卷,詞存2卷,尺牘2卷 三才揭要:12卷 吳郡金石目:一卷 罪惟錄:90卷 平彜縣志:10卷 趙氏家藏集 瀰勒經遊意:一卷 蠶尾集:10卷,續集2卷,後集2卷 東林點將錄:1卷 舊五代史輯本發復:3卷,附薜史輯本避諱例 浙江通志:[嘉靖]:72卷 果齋日記:六卷 唐詩韻匯:不分卷 祕傳花鏡:6卷 大雲山房文稿:初稿四卷,二集四卷 香草齋詩註:6卷 困知長語:1卷 克虜伯礮說:4卷 嘯堂集古錄:二卷 地學:2卷 飛雲毛氏家譜:[甘肅涇川]:不分卷 光緒三年丁丑科會試同年齒錄:[1877] 放養山蠶法 清代總督年表:3卷,附錄1卷 東洋美術大展覽會圖錄:附解說1冊 禹貢圖註:1卷 鳳臺祗謁筆記 水龍經:五卷 寶刻叢編:20卷 復盦覓句圖題詠:一卷 繡像京本雲合奇蹤玉茗英烈全傳:80回 並蒂芙蓉館倡酬集:2卷 松聲閣集:1卷,二集1卷,三集1卷,續集1卷,文集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