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集
书名《雞肋集》
书名 鸡肋集
作者晁補之
版本两淮马裕家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晁補之撰。補之字無咎,鉅野人。元豐間舉進士。試開封及禮部別院皆第一。元祐中除校書郎。紹圣末落職,監信州酒稅。大觀中起知泗州,卒於官。后入元祐黨籍。事跡具《宋史·文苑傳》。初,蘇軾通判杭州,補之年甫十七。隨父端友宰杭州之新城。軾見所作《錢塘七述》,大為稱賞。由是知名。后與黃庭堅、張耒、秦觀聲價相埒。耒嘗言:“補之自少為文,即能追補屈、宋、班、揚,下逮韓愈、柳宗元之作。促駕力鞭,務與之齊而后已。”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亦稱:“余觀《雞肋集》,古樂府是其所長,辭格俊逸可喜。”今觀其集,古文波瀾壯闊,與蘇氏父子相馳驟。諸體詩俱風骨高騫,一往俊邁。并駕於張、秦之間,亦未知孰為先后。世傳蘇門六君子。《文粹》僅錄其文之體近程試者數十篇。《避暑漫抄》僅稱其《芳儀曲》一篇。皆不足以盡補之也。此本為明崇禎乙亥蘇州顧凝遠依宋版重刊。前有元祐九年補之自序,后有紹興七年其弟謙之跋。序稱“裒而藏之,謂之《雞肋集》”。跋則稱“宣和以前,世莫敢傳。今所得者古賦、騷詞四十有三,古律詩六百三十有二,表啟、雜文六百九十有三。自捐館舍,迨今二十八年,始得編次為七十卷”云云。蓋其稿為元祐中補之自葺。雖有集名,尚非定本。后謙之乃裒合編次,續成此帙。故中有元祐以后所作,與補之原序年月多不相應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縉山書院文話四卷 包山集四卷 洴澼百金方十四卷 角山樓增補類腋六十七卷 樊榭山房續集十卷 增廣四書典腋二十卷 詩韻集成不分卷附詞林典腋一卷 樂陶吟草三卷 清河書畫舫十二卷補遺一卷 八代詩選二十卷 清綺軒詞選十三卷 天下山河兩戒考十四卷 大理院光緒三十三年統計表二卷 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十三種四百十六卷 廣虞初新志四十卷 [方東樹]年譜一卷 續吳先賢讚十五卷 華陽國志十二卷坿補三州郡縣目錄 春秋體註四卷 中庸本解二卷提要一卷 履齋詩餘二卷 詩總聞二十卷 袖海樓雜箸四種十二卷 桃花源一卷黑白衛一卷李白登科記一卷 種福堂公選良方四卷 醫學源流論二卷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總目三卷附録二卷 為學大指一卷 皇朝經世文編一百二十卷姓名總目三卷 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 佩文韻府一百六卷韻府拾遺一百六卷 禪門課誦二卷 青門簏稿十六卷邵氏家錄二卷旅稿六卷賸稿八卷 倚晴樓七種曲十二卷 中州集十卷首一卷中州樂府一卷 富強齋叢書 周禮節訓六卷 日講四書解義二十六卷 嘉靖二十八年江南武舉鄉試録一卷 增補四書精繡圖像人物備考十二卷 智囊補二十八卷 南曲譜二十二卷 古經解彙函十六種附小學彙函十四種續附十種 忠武侯諸葛孔明先生全集 哦月樓詩存三卷詩餘一卷 萬國史記二十卷 魯公文集十五卷 庚辰集五卷唐人试律說一卷 傳家寶訓三卷 增訂金壺字考十九卷 [乾隆]滿城縣志十二卷 元遺山先生[好問]年譜一卷 三松堂集三十卷[潘奕雋]年譜一卷 漱青閣賦鈔一卷 杜律通解四卷 欽定大清會典一百卷首一卷 江刻書目三種 魏稼孫先生全集四種 曾文正公詩鈔四卷 嘯雲軒詩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