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內集注·
书名《山谷內集注·》
书名 山谷内集注·
作者
版本两淮盐政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任淵、史容、史季溫所注黃庭堅詩也。任淵所注者《內集》,史容所注者《外集》,其《別集》則容之孫季溫所補,以成完書。《內集》一稱《正集》。其又稱《前集》者,蓋《內集》編次成書在《外集》之前,故注家相承,謂《內集》為《前集》耳。《外集》之詩起嘉祐六年辛丑,庭堅時年十七。而《內集》之詩起元豐元年戊午,庭堅時年三十四。故《外集》諸詩轉在《內集》之前。黃所編庭堅《年諸》云:“山谷以史事待罪陳留,偶自編《退聽堂詩》,初無意盡去少作。胡直孺少汲建炎初帥洪,井類山谷詩文為《豫章集》。命汝陽朱敦孺、山房李彤編集,而洪炎玉父專其事。遂以‘退聽’為斷。”史容《外集》序亦云:“山谷自言:欲仿莊周分其詩文為內外篇。意固有在,非欲去此取彼也。”譜又云:“洪氏舊編以《古風》二篇為首,今任淵注本亦云東坡《報山谷書》推重此二詩,故置諸篇首。”是任淵所注《內集》,即洪炎編次之本。史季溫《外集》跋云:“細考出處歲月,別行詮次,不復以舊集古律詩為拘。”則所謂《外集》者已非復原次。再考李彤《外集》跋云:“彤聞山谷自巴陵取道通城,入黃龍山,為清禪師遍閱《南昌集》。自有去取,仍改定舊句。彤后得本,用以是正其言非予詩者五十馀篇。彤亦嘗見於他人集中,輒以除去。”又云:《前集》內《木之彬彬》諸篇皆山谷晚年刪去。其去取據此而已。然季溫跋稱其大父為增注考訂,在嘉定戊辰后,又近十年。則上距庭堅之沒,已百有十年。而《外集》原本卷次,至是始經史容更定。則所謂《外集》者,并非庭堅自刪之本矣。然則是三集者,皆賴注本以傳耳。趙與時《賓退錄》嘗論淵注《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詩,不得“春網琴高”出典。然注本之善不在字句之細瑣,而在於考核出處時事。任注《內集》,史注《外集》,其大綱皆系於目錄每條之下。使讀者考其歲月,知其遭際,因以推求作詩之本旨。此斷非數百年后以意編年者所能為,何可輕也!。《外集》有嘉定元年晉陵錢文子序,而《內集》鄱陽許尹序世傳抄本皆佚之。惟劉塤《水云村泯稿》載其大略。目錄亦多殘闕。此本獨有尹序全文。且三集目錄,犁然皆具,可與注相表里。是亦足為希覯矣。淵字子淵,蜀之新津人。紹興元年乙丑,以文藝類試有司第一。仕至潼川憲。其稱天社者,新津山名也。容字公儀,號薌室居士,青衣人。仕至太中大夫。其孫季溫,字子威。舉進士。寶祐中官秘書少監。淵又嘗撰《山谷精華錄詩賦銘贊》六卷、《雜文》二卷。自序謂節其要而注之。然原本已佚。今所傳者出明人偽托。獨此注則昔人謂獨為其難者,與史氏二注本藝林寶傳,無異辭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燈謎心裁新編 先船山公年譜前編一卷後編一卷 十種唐詩選十七卷 皇朝五經彙解二百七十卷 古文觀止十二卷 禮記集說十卷 綠筠書屋詩鈔十八卷 欽定明鑑二十四卷首一卷 欽定理藩部則例六十四卷 國朝二十四家文鈔二十四卷 廣陵詩事五卷 新鍥官板批評注釋虞精集八卷 三十初度倡和詩 金魚圖譜不分卷 香蘇山館全集 蠶桑萃編十五卷首一卷 新刻全像牛郎織女傳四卷 佩文韻府一百六卷 慈湖先生遺書二十卷 揅經室集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十一卷續集十一卷再續集六卷外集五卷 增訂本草備要四卷醫方集解三卷 王狀元集百家註分類東坡詩三十二卷 [光緒]龍泉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經濟選報[清光緒三十四年二月] 願學編二卷 古韻標準四卷詩韻舉例一卷 故唐律疏議三十卷附音義一卷 [湖南安化]郭氏續修族譜□□卷 梅叟閑評四卷 五經算術二卷 竹莊詩草十二卷 左傳舊疏考正八卷 國語裁注九卷 脾胃論三卷 湖北支郡師範庚壬堂音樂課程 [康熙]洋縣志八卷首一卷 桐城吳氏古文讀本十三卷 [正德]武功縣志三卷 [各項學堂案鈔檔] 程侍郎遺集初編十卷附錄一卷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 御定駢字類編二百四十卷 汪本隸釋刊誤一卷 隱拙齋集二十二卷首一卷 郭都賢南嶽詩文稿一卷 鄭氏佚書 前漢書九十九卷 文選音義八卷 東谷贅言二卷 新鐫批評繡像列女演義六卷 疏香閣附集窈聞 會議禁革買賣人口舊習酌擬辦法摺 古逸叢書二十六種 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二十卷 寄青齋詩稿 北史一百卷 [光緒二十年秋]大清搢紳全書 紅樓夢圖詠不分卷 杜工部詩選初學讀本八卷 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