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詩集注
书名《東坡詩集注》
书名 东坡诗集注
作者王十朋
版本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舊本題宋王十朋撰。十朋有《會稽三賦》,已著錄。是集前有趙夔序,稱分五十類。此本實止二十九類,蓋有所合并。十朋序題百家注。此本所引,數亦不足。則猶杜詩稱千家注、韓柳文稱五百家注也。其分類頗多顛舛。如《芙蓉城》詩入《古跡》,《虎兒詩》入《詠史》之類,不可殫數。不但以《畫魚歌》入《書畫》為查慎行《東坡詩補注》所譏。其注為邵長蘅所掊擊者,凡三十八條,至作《正訛》一卷,冠所校施注之首。考十朋《梅溪前集》載序八篇,《后集》載序三篇,獨無此序。又有《讀蘇文》三則,亦無一字及蘇詩。《梅溪集》為其子聞詩、聞禮所編,十朋著述,搜輯無遺,不應獨漏此序。又趙夔序稱:“崇寧間,仆年志於學,逮今三十年,一字一句,推究來歷,必欲見其用事之處。頃者赴調京師,繼復守官累,與小坡叔黨游從至熟。叩其所未知者,叔黨亦能為仆言之”云云。考《宋史》載軾知杭州,蘇過年十九,其時在元祐五六年間。又稱過沒時年五十二,則當在宣和五六年間。若從崇寧元年下推三十年,已為紹興元年,過之沒七八年矣。夔安能見過而問之?則并夔序亦出依托。核書中體例,與《杜詩千家注》相同。殆必一時書肆所為,借十朋之名以行耳。然長蘅摘其體例三失,而云中間援引詳明,展卷了如者僅僅及半。則疏陋者不過十之五,未可全廢。其於施注所闕十二卷,亦云“參酌王注,徵引群書以補之”,則未嘗不於此注取材。大抵創始者難工,繼事者易密。邵注正王注之訛,查注又摘邵注之誤。今觀查注亦訛漏尚多。考證之學,不可窮盡,難執一家以廢其馀。錄存是書,亦足資讀蘇詩者之旁參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新鐫晉雲江先生詩經衍義集註八卷 詩經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八卷 新增詩經補註附考備旨八卷 詩經精華十卷首一卷 詩經體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體註大全合叅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詩經融註大全體要八卷 欽定周官義疏四十八卷首一卷 周禮易讀六卷 周官精義十二卷 周官經六卷 周禮政要四卷 周禮精華六卷 周官精義十二卷 周禮註釋十二卷 周禮約編六卷 周禮約編六卷 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首二卷 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首一卷 儀禮約編二卷 儀禮約編二卷 儀禮約編二卷 欽定禮記義疏八十二卷首一卷 禮記四十六卷 禮記大全傳本三卷 禮記心典傳本三卷 禮記心典傳本三卷 禮記心典傳本三卷 禮記心典傳本三卷 禮記心典傳本三卷 禮記心典傳本四卷 禮記十卷 禮記註疏六十三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禮記體註大全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潄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漱芳軒合纂禮記體註四卷 禮記述解闡偹滙叅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