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文集
书名《金氏文集》
书名 金氏文集
作者金君卿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金君卿撰。君卿字正叔,浮梁人。《江西通志》載:“君卿登慶歷進士。累官知臨川,權江西提刑。入為度支郎中。”洪邁《夷堅志》載君卿讀書浮梁山一條,稱其策高科,歷郡守,部使者,積伐至度支郎中。與《通志》相合,然亦不詳其事跡。考曾鞏《元豐類稿》有《衛尉寺丞致仕金君墓志銘》一篇,乃為君卿父溫叟而作。稱溫叟四子,君著、君佐、君卿、君佑,皆舉進士。君卿以皇祐二年官秘書丞,五年官太常博士,得以褒崇其親。其敘述頗詳。又稱君卿方以材自起於賤貧,欲以其所為為天下,慨然有志。則其人亦非碌碌者也。《宋史·藝文志》載《金君卿集》十卷。《江西通志》作十五卷。考《永樂大典》載是集,有富臨原序一篇,稱臨川江明仲求遺稿,編成十五卷,號《金氏文集》。則《宋志》稱十卷者誤矣。原本久佚。今掇拾《永樂大典》所載,僅得十之一二。然北宋文集,傳者日稀,此本尤世所罕見。殘珪碎璧,彌少彌珍。謹以類編次,分為上、下二卷。集中所作,有文彥博、韓琦《生日詩》,《范仲淹移鎮杭州次韻詩》,《和歐陽修潁州西湖》及《芍藥》二詩。是君卿所與游者,皆一代端人正士。故詩文皆清醇雅飭,猶有古風。陳災事、貢舉諸疏,剴切詳明,尤為有裨世用。又如《和介甫寄安豐張公儀》一首,即用《臨川集》中安豐張令修《芍陂》之韻。而據君卿詩知張宇為公儀,為李壁注所未引。又《和曾子固直言謫官者》一首,檢《元豐類稿》無其原唱,知此篇為鞏所自刪。亦均可互資考證。富臨序稱君卿長於《易》,嘗著《易說》、《易箋》。今并不存,獨有《傳易之家》一篇,具載傳授本末,疑即《易說》前所載之敘錄。今既無可考,姑并附於集末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二卷 昌黎先生詩集注十一卷 [康熙]雞澤縣志十卷 徐孝穆全集六卷 下學寮匯稿四卷 說文佚字考四卷 金石圖不分卷 蘇學士文集十六卷 小學集注六卷 澄懷書屋詩鈔四卷 李長吉歌詩四卷首一卷外集一卷 餘冬序錄六十卷閏集五卷 五燈會元二十卷 [道光]海昌備志五十二卷附錄二卷 廣釋名二卷 杜工部七言律詩二卷 權載之文集五十卷 秋水庵花影集五卷 說文解字三十二卷 [光緒]翼城縣志二十八卷 多歲堂古詩存八卷附一卷 歉夫詩文稿十一卷 佩文韻府一百六卷 桐陰論畫二卷首一卷畫訣一卷續一卷 青雲集分韻試帖詳註四卷 妙法蓮華經 萬國通鑑四卷地圖一卷 四庫全書薈要目一卷 [乾隆]廣靈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經義述聞三十二卷 古文翼八卷 帶經堂書目四卷附錄一卷 興平縣士女續志三卷 古今樂律工尺圖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附錄一卷 缾水齋詩集十七卷 禮記六十一卷 寄漁詞話 崇禎疏抄不分卷 石鼓文釋存一卷補註一卷 庚辰集五卷唐人試律說一卷 元朝名臣事略十五卷 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一卷 人譜三篇人譜類記二卷 驗方新編十八卷 靖節先生集十卷諸本序錄一卷評陶彙集一卷年譜考異二卷 止止水齋歲時記 [光緒庚寅科]恩科會試朱卷 戡定新疆記八卷 盤洲文集八十卷附錄一卷拾遺一卷 清秘述聞十六卷 曾文正公全集一百四十二卷首一卷 圖注八十一難經辨真四卷 資治通鑑綱目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前集六十卷附新集 金焦集一卷山陰集一卷 歷代名臣言行錄續集四十卷首一卷 林蘭香八卷六十四回 說文字原韻表 抱月樓小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