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集
书名《東觀集》
书名 东观集
作者魏野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魏野撰。野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先世蜀人,徙於陜州。真宗聞其名,召之,不出。天禧三年卒,贈秘書省著作郎。事跡具《宋史·隱逸傳》。野與林逋同時。身后之名,不及逋裝點湖山,供后人題詠。而當時則聲價出逋上。《澠水燕談》載:“真宗西祀汾陰,至遣人圖畫所居。”《宋史》本傳載:“大中祥符初,遼使至宋,言本國得野《草堂集》上帙,愿求全部。”《續湘山野錄》載:“長安名姬添蘇得野一詩,至署於堂壁,夸鬻於人。”則傾動一時可想也。據天圣元年薛田所作集序,野先有《草堂集》行在人間。《宋史》亦稱野《草堂集》十卷。則十卷者野舊本也。序又稱其子閑以新舊詩三百篇混而編之,匯為七卷。因取贈典命之曰《鉅鹿東觀集》。則《東觀集》者,閑所重編七卷之本也。此本凡詩三百五十九首,題曰《東觀集》,而乃作十卷。未喻其故。豈序文誤十為七歟!別有《東觀集補遺》三卷,出杭州汪氏家,前后無序跋,不知何人所輯。今核所載詩一百十九首,即此本之四卷至六卷。蓋書賈作偽之本,不足為據。或疑除此三卷,正合薛田序七卷之數,當為后人所合并。不知除此一百一十九首,則七卷僅詩二百四十首,與田序三百首之說仍不相合。知決不然矣。野在宋初,其詩尚仍五代舊格,未能及林逋之超詣。而胸次不俗,故究無齷齪凡鄙之氣。較楊樸《詠蓑》諸篇固無多讓。趙與虤《娛書堂詩話》曰:“魏仲先詩沖淡閑逸,前輩稱其警句甚多。《上陳使君》云:‘憂民如有病,見客似無官。’形容甚切,余喜誦之”云云。亦錄隱逸詩者所不廢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道光條例 基督教書:不分卷 瓊花志:1卷 石函記 唐詩談叢:5卷 古史探源:2卷 吳詩集覽約鈔:1卷 海東日劄:1卷 增訂易經存疑的稿:12卷 國朝先正事略:60卷 周行備覽 敦煌出土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新刊全相平話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3卷 說文通檢:14卷,首1卷,末1卷 算學一隅:二卷 試帖存稿經說:2卷,詞賦2卷 負喧閑語:2卷 韓詩遺說續考:4卷 杜工部詩集:二十卷,集外詩,杜詩補注,文集二卷(卷上、卷下) 積古齋鍾鼎彜器款識:10卷 笠東草堂遺稿:文稿1卷,文補遺1卷,詩稿1卷 大雲山房文稁初集:四卷 近十年中國之廣告事業 易漢學:8卷 御選資治通鑒綱目三編:二十卷 歷代詩話二十七種:57卷,考索1卷 聽秋聲館詞話:20卷 甘泉全集:3種 正續資治通鑑纂要:27卷 佛說聖曜母陁羅尼經:一卷 摩訶止觀:10卷 陳新政遺著 金坡遗事 赤城集:18卷 心齋十種 芥子園畫傳三集:6卷 新刻舉筆須用註釋秘典:14卷 文心雕龍:10卷 儒門醫學:3卷,附:1卷 文獻徵存錄:10卷 高閭燕志:一卷 周易說略:八卷 蜀錦袍傳奇:2卷 東里文集:25卷(存卷一至二十一) 長樂縣志:[道光]:10卷 學古集:4卷 歐陽文忠公試筆:1卷 雲南通志稿:[道光]:216卷,首3卷 無錫縣志:[弘治]:36卷 會澤唐太翁(學曾)榮哀錄 小謨觴館詩集注:8卷,詩續集注2卷,詩餘注1卷,文集注4卷,文續集注2卷,懺摩錄1卷,潘澜筆記2卷,附錄4卷 盪氣廻腸曲:3卷,外集1卷 律例便覽:8卷,處分則例圖要6卷 根心寄草:附根心雜俎9篇 校讎述林 曾文正聖哲畫像記 釋常談:3卷 崇文總目:5卷補遺1卷附錄1卷 班馬字類:五卷 禮書綱目:八十五卷,首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