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下賢集
书名《沈下賢集》
书名 沈下贤集
作者沈亞之
版本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唐沈亞之撰。下賢,亞之字也。本長安人,而原序稱曰吳興人,似從其郡望。然李賀集有《送亞之》詩,亦曰“吳興才人怨春風”,又曰“家在錢塘東復東”。則其里貫似真在吳興者也。亞之登元和十年進士第。大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辟為判官。耆罷,亞之亦坐貶南康尉。是集凡詩賦一卷,雜文雜記一卷,雜著二卷,記二卷,書二卷,序一卷,策問并對一卷,碑文、墓志、表一卷,行狀、祭文一卷。杜牧、李商隱集均有《擬沈下賢詩》,則亞之固以詩名世。而此集所載乃止十有八篇。其文則務為險崛,在孫樵、劉蛻之間。觀其《答學文僧請益書》,謂“陶器速售而易敗,煅金難售而經久”。《送韓靜略序》亟述韓愈之言。蓋亦戛然自異者也。其中如《秦夢記》、《異夢錄》、《湘中怨解》,大抵諱其本事,托之寓言,如唐人《后土夫人傳》之類。劉克莊《后村詩話》詆其名檢掃地。王士禎《池北偶談》亦謂弄玉、邢鳳等事,大抵近小說家言。考《秦夢記》、《異夢錄》二篇見《太平廣記》二百八十二卷。《湘中怨解》一篇見《太平廣記》二百九十八卷。均注曰出《異聞集》,不云出亞之本集。然則或亞之偶然戲筆,為小說家所采,后來編亞之集者又從小說摭入之,非原本所舊有歟!此本前有元祐丙寅重刊序,不署姓名。錢曾《讀書敏求記》乃稱為元祐丙申刻。考元祐元年歲在丙寅,至甲戌已改元紹圣,中間不應有丙申。蓋即此本而曾誤記寅為申。又是集本十二卷,曾記為二十卷,亦誤倒其文也。《池北偶談》又記末有萬歷丙午徐《火勃》跋,此本無之。而別有跋曰:“吳興文集十二卷,義取艱深,字多舛脫,不可卒讀。因從秦對巖先生借所藏季滄葦抄本校閱一過。”題曰辛卯仲夏。有小印曰邦采,不知為誰。然則此本校以季氏本,季氏本鈔自錢氏宋刻,其源流固大概可見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昌谷集辯註一卷 孝經中契 鄧氏宗譜□卷 同治四年乙丑補行咸豐辛酉正科並同治壬戌恩科浙江鄉試題名錄一卷 崑曲 廿二史考異二十三卷 圖民錄(袁易齋先生圖民錄)四卷 芥子園畫傳初集六卷二集九卷三集六卷 大學統論一卷 選詩句圖一卷 翰苑題名一卷 大丹鉛汞論一卷 解脫集四卷 洋縣志八卷首一卷 字類 是乃仁術醫方集 陶恭介公像贊不分卷 詩詞餘話一卷 鼎菴詩集四卷 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七十卷 落花酬唱集初編不分卷 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十二卷首一卷 許學四卷 經史百家選本不分卷 金門戟一卷 陽明先生文錄五卷外集九卷別錄十卷 顯考次雲府君行狀一卷 同治四年乙丑補行咸豐十一年辛酉科並同治元年壬戌恩科浙江鄉試副貢硃卷一卷 研山堂詩草一卷 甔甀洞續稿詩部十二卷、文部十五卷、目錄二卷 〔康熙〕遂安縣志十卷 麓雲樓書畫記略一卷 周易雜卦反對互圖一卷 文石堂重刊曹氏吉金圖二卷 醫理真傳四卷 李五峯先生詩集(五峯集、五峯先生集、李五峯詩集)六卷 張祜詩(中唐張祜詩)一卷 滄洲合集二十三卷 瘞鶴銘考一卷 游翰稗編三卷別編三卷瑣言二卷 讀論質疑一卷 經義模範一卷 紫藤花館詩草四卷 浙江進呈書檔册不分卷 英國鐵路規定律一卷 大清搢紳全書 原本直指算法統宗十二卷首一卷 文湖州竹派一卷 孫子一卷 鄂遊草不分卷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江蘇優貢卷一卷 疊戰陣排隊體式一卷 山水純全集 兵法入門輯要(兵法入門集要、兵法入門)三卷 青浦閨秀詩存不分卷 今獻備遺四十二卷 [江蘇無錫]錫山五牧周氏宗譜十二卷 隨緣遺草一卷 陸射山詩餘一卷 明詩妙絕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