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苑集
书名《翰苑集》
书名 翰苑集
作者陸贄
版本内府藏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唐陸贄撰。贄事跡具《唐書》本傳。案《藝文志》載贄《議論表疏集》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常處厚纂。陳振孫《書錄解題》載《陸宣公集》二十二卷,中分《翰苑》、《榜子》為二集,其目亦與史志相同。惟晁公武《讀書志》所載乃只有《奏議》十二卷。且稱舊有《榜子集》五卷、《議論集》三卷、《翰苑集》十卷。元祐中蘇軾乞校正進呈,改從今名。疑是裒諸集成此書,與史志名目全不相合。今考尤袤《遂初堂書目》所列,實作《翰苑集》。而錢曾《讀書敏求記》載所見宋槧大字本二十二卷者,亦作《翰苑集》。則自南宋以后,已合議論表疏為一集,而總題以《翰苑》之名。公武所見乃元祐本,恐非全冊。而今世刊行贄集,亦有題作《陸宣公奏議》者,則又沿《讀書志》而失之者也。宋祁作贄傳贊,稱其論諫數十百篇,譏陳時病,皆本仁義,炳炳如丹青,而惜德宗之不能盡用。故《新唐書》例不錄排偶之作,獨取贄文十馀篇,以為后世法。司馬光作《資治通鑒》,尤重贄議論,采奏疏三十九篇。其后蘇軾亦乞以贄文校正進讀。蓋其文雖多出於一時匡救規切之語,而於古今來政治得失之故,無不深切著明,有足為萬世龜鑒者。故歷代寶重焉。贄尚有詩文別集十五卷,久佚不傳。《全唐詩》所錄僅存《試帖詩》三首及《語林》所載逸句。然經世有用之言,悉具是書。其所以為贄重者,固不必在雕章繪句之末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乾隆]郾城縣志十八卷 守一齋詩二卷詞一卷 謝枚如先生文稿一卷 咽喉祕授一卷 岑參集(岑嘉州詩鈔)一卷 傅氏眼科審視瑤函六卷首一卷 佛說處處經一卷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二卷 月波洞中記一卷 梧園詩選十二卷 豫中漫抄 明善堂集十七卷(流水編十五卷南谷樵唱二卷) 孝經章句 關帝事跡徵信編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辯中邊論三卷 兩廣紀略一卷 淵鑒類函四百五十卷目録四卷 重修革象新書二卷 佛説衆許摩訶帝經十三卷 海防條議不分卷 光影光視及光行速率考一卷 鐵橋漫稿十三卷 附釋音禮記注疏六十三卷附校勘記六十三卷 樸溪潘公文集九卷 直隸實習工場續定章程一卷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卷 西方路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顧亭林先生年譜一卷附錄一卷 鄉賢公遺著一卷 盤龍寳扇二卷 清尊錄一卷 畫說一卷 孝經質疑一卷 貴池縣一卷 前定錄 太乙統類不分卷 經學初程一卷 師貞備覽一卷 黃琢山房集十卷 白石道人詞集三卷別集一卷 世說新語三卷 系匏子詩詞文存稿不分卷 儀禮十七卷 事實類苑六十三卷 洞庭湖君山詩集三卷 恆星表二卷 音律指迷二卷 程蒙齋性理字訓一卷 新語 王半山稿一卷 醫治歌方一卷 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彙雋六卷 晉書補傳贊一卷 纂圖互註南華眞經十卷 王荆石稿一卷 橘錄三卷 本朝館閣詩二十卷附錄一卷 上海圖書館館藏中醫書目一卷 易經字詁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