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元集·
书名《宗元集·》
书名 宗元集·
作者吳筠
版本浙江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唐吳筠撰。筠字貞節,華陰人,隱於南陽。天寶中召至京師。請為道士,居嵩山。復求還茅山,東游會稽。往來天臺、剡中,與李白、孔巢父酬唱。大歷中卒。弟子私謚曰“宗元先生”。新舊《唐書》皆載《隱逸傳》。此本為浙江鮑氏知不足齋所抄。末有跋云:“收入《道藏》中,世無別本。”然《文獻通考》云:“吳筠《宗元先生集》十卷,前有權德輿序,列於別集諸人之次。”則當時非無傳本。此跋題戊申歲,不著年號。疑作於《通考》前也。卷首權德輿序,稱太原王顏類遺文為三十卷。后又有《吳尊師傳》,亦德輿撰,乃言文集二十卷。均與《文獻通考》稱十卷者不合。考德輿序,稱四百五十篇,而此本合詩賦論僅一百十九篇。則非完書矣。又舊書筠本傳云:“魯中儒士也。”新書本傳云:“華州華陰人。”德輿序稱“華陰人”,而傳又云“魯儒士”。序稱受正一法於馮尊師,上距陶弘景五傳。傳又云受正一法於潘體元,乃馮之師。亦相乖剌。考舊書《李白傳》,稱“天寶初客游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而傳乃言:“祿山將亂,求還茅山。既而中原大亂,江淮多盜,乃東游會稽,與詩人李白、孔巢父詩篇酬和。”不知天寶亂后,白已因永王璘事流夜郎矣,安能與筠同隱?此傳殆出於依托。序又稱筠卒於大歷十三年,后二十五歲乃序此集,其年為貞元十九年。德輿於貞元十七年知禮部貢舉,明年真拜侍郎。故是年作序,系銜云禮部侍郎,其文與史合。而《金丹九章經》前又載筠自序一篇,題元和戊戌年作。戊戌乃元和十三年,距所謂先生化去之年又隔四十年。后且云:“元和中游淮西,遇王師討蔡賊吳元濟,避亂東岳,遇李謫仙,授以《內丹九章經》。”殆似囈語。然則此序與傳同一偽撰矣。據新舊書皆有《元綱》三篇語,則卷末所附《元綱論》三篇,自屬筠作。至《內丹九章經》,核之以序,偽妄顯然。以流傳已久,姑并錄之,而辨其牴牾如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括地志:8卷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1帙79種 國朝畿輔詩傳:60卷 成唯識論無為法集解:1卷 五經蠡測:六卷 隻雀亭自著叢刻第一帙 藁城縣志續補:[光緒]:11卷 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所藏科學技術史料目錄 四印齋所刻三家詞 雲間據目鈔:5卷 海錄 開壇闡敎黃粱夢:1卷 儒林瑣記:一卷 雲峰詩餘:1卷 葵青居詩錄勵存集:不分卷,夢蜨草一卷 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樣本 重修鳳翔府志:[乾隆]:12卷,首1卷 縮本增選多寶船 任學士蘭生功績錄 丁戊山館吟草:4卷,首1卷 瀛環志略:10卷 皇明名公文雋:8卷 庸庵文續編:2卷 王蘇州遺書:十二卷 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 玉簫女兩世姻緣雜劇 詩集傳:8卷 昭代經濟言:十四卷 讀經説:一卷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14章 花宜館詩鈔:16卷,續存1卷,無腔村笛2卷,文略1卷 籌濟編:32卷,並卷首 騰越廳志稿:[光緒]:20卷,首1卷 續修故城縣志:[光緒]:12卷,首1卷 渾天儀:1卷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 三卷 四川通志:[嘉慶]:204卷,首22卷 一學三貫清文鑑:4卷 電學鍍金:4卷 爾雅義疏:20卷 金石文字記:6卷 重訂全唐詩話:8卷 恕醉廬初稿:1卷 惜陰軒叢書 函樓詩鈔:10卷,詞鈔2卷 珊瑚鞭:二卷 永定河治本計劃:2卷,附圖2卷 樂譜集解:一卷 庸行編:8卷 國秀集選:[一卷]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1卷 續御寇略:三卷 書經:6卷,首1卷 續雲南備徵志:32卷(存卷1,28,29) 習齋語要:二卷 唐寫本世說新書 史學通論 齊民要術:10卷 曝書亭金石文字跋尾:六卷 冠悔堂楹語: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