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集
书名《曲江集》
书名 曲江集
作者張九齡
版本广东巡抚采进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唐張九齡撰。九齡事跡具《唐書》本傳。徐浩作九齡墓碑,稱其學究精義,文參微旨,而不及其文集卷數。唐、宋二史《藝文志》俱載有九齡文集二十卷。其后流播稍稀。惟明《文淵閣書目》有《曲江文集》一部四冊,又一部五冊。而外間多未之睹。成化間,邱濬始從內閣錄出,韶州知府蘇韡為刊行之。其卷目與《唐志》相合,蓋猶宋以來之舊本也。九齡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稱開元賢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許諸人下。《新唐書·文藝傳》載徐堅之言,謂其文“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今觀其《感遇》諸作,神味超軼,可與陳子昂方駕。文筆宏博典實,有垂紳正笏氣象,亦具見大雅之遺。堅局於當時風氣,以富艷求之,不足以為定論。至所撰制草,明白切當,多得王言之體。本傳稱為秘書少監時,會賜渤海詔,而書命無足為者,乃命九齡為之。被詔輒成,因遷工部侍郎知制誥。今檢集中有《渤海王大武藝書》,當即其時所作。而其他詔命,亦多可與史傳相參考。如集中有《敕奚都督府右金吾衛大將軍歸誠王李歸國書》,而核之《唐書·外國傳》所載奚事,自開元以后,僅有李大酺、魯蘇、李詩延、寵姿固諸酋長名,而不及歸國。知記載有所脫漏,是尤可以補史之闕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江西石城]石城太原溫氏重修家譜□卷 五柳(陶淵明)傳一卷 勝飲編十八卷 秘傳證治要訣十二卷 香雪因緣一卷 (新編)楊柳青一卷 炎天雪(斬竇娥)一回 標題句解孔子家語三卷 寶應名勝紀略二卷 仕學規範四十卷卷首一卷 止止室詩稿一卷 佩文韻府一百六卷佩文韻府拾遺一百六卷 湘軍記二十卷 春秋三傳通經合纂十二卷 西廂記五卷 杜秀才痛哭泥神廟一卷 河南先生文集(河南集)二十七卷附錄一卷 藥師瑠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 工部廠庫須知十二卷 [道光]欽定新疆識畧十二卷首一卷 端溪研志(端溪硯志)三卷首一卷 [康熙]朔方廣武志二卷 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 工程做法七十四卷工部簡明做法一卷 蠶書一卷 東谷所見 [廣東寶安]鄧其璠族譜不分卷 許鍾斗文集五卷 引痘畧續編(引痘畧續篇)一卷 孝經遺文一卷 賜慶堂詩稿不分卷 留春草堂詩鈔七卷 周禮述注二十四卷 公羊釋例一卷 陽宅愛衆篇四卷 三百篇鳥獸草木記 攻媿題跋十卷 浮生六記六卷 皇極經世通變四十卷 慎餘書屋文集五卷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鬧門神一卷 萬曆九年丈量魚麟清冊 臥疴隨筆一卷 浙江諮議局互選等細則一卷 南洋公學新國文四卷 古論語六卷 還印廬詩存二卷詞存一卷文存三卷 新序十卷 皇明朝野記錄□□卷 學禮五卷 西渡集 兩峰慚稾 五母子經一卷 明珠記二卷 乾隆六年湖南鄕試錄一卷 南宮奏牘二卷 東萊先生音注唐鑑二十四卷 南岳繼起和尙語錄十卷 武經七書二一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