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帶閣注楚辭·
书名《山帶閣注楚辭·》
书名 山带阁注楚辞·
作者蔣驥
版本通行本
分类集部>楚辭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蔣驥撰。驥字洓塍,武進人。是書《自序》題康熙癸巳,而《馀論》上卷有“庚子以后復見安溪李氏《離騷解義》”之語,蓋《馀論》又成於注后也。注前冠以《史記·屈原列傳》、沈亞之《屈原外傳》、《楚世家》節略,以考原事跡之本末。次以《楚辭》地理,列為五圖,以考原涉歷之后先。所注即據事跡之年月、道里之遠近,以定所作之時地。雖穿鑿附會,所不能無;而徵實之談,終勝懸斷。《馀論》二卷,駁正注釋之得失,考證典故之同異。其間詆訶舊說,頗涉輕薄。如以“少司命”為月下老人之類,亦幾同戲劇,皆乖著書之體。而汰其冗蕪,簡其精要,亦自瑕不掩瑜。《說韻》一卷,分以字母,通以方音。又博引古音之同異,每部列“通韻”、“葉韻”、“同母葉韻”三例,以攻顧炎武、毛奇齡之說。夫“雙聲互轉”、“四聲遞轉”之二例,沙隨程迥已言之,非驥之創論。然實不知先有聲韻,后有字母,聲韻為古法,字母為梵學,而執末以繩其本。至於五方音異,自古已然,不能謂之不協,亦不能執以為例。黃庭堅詞用蜀音,以“笛”韻“竹”。《林外詞》用閩音,以“掃”韻“鎖”。是可據為典要,謂宋韻盡如是乎?又古音一字而數葉,亦如今韻一字而重音。“佳”字“佳”、“麻”并收,“寅”字“支”、“真”并見,是即其例。使非韻書俱在,亦將執其別音攻今韻之部分乎?蓋古音本無成書,不過后人參互比校,擇其相通之多者,區為界限。猶之九州列國,今但能約指其地,而不能一一稽其犬牙相錯之形。驥不究同異之由,但執一二小節,遽欲變亂其大綱,亦非通論。以其引證浩博中亦間有可采者,故仍從原本,與《馀論》并附錄焉。──右“楚辭類”六部,六十五卷,皆文淵閣著錄。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小兒推拿祕旨不分卷 小兒推拿祕旨不分卷 小兒推拿祕旨不分卷 小兒推拿祕旨不分卷 小兒推拿祕旨不分卷 新刊太乙祕傳急救小兒推拿法二卷 小兒推拿祕訣 小兒推拿祕訣 小兒推拿祕訣 小兒推拿祕訣 小兒推拿祕訣 祕傳推拿妙訣 祕傳推拿妙訣 祕傳推拿妙訣 小兒推拏仙術祕訣(小兒科推拿祕訣仙術)不分卷 小兒推拏仙術祕訣(小兒科推拿祕訣仙術)不分卷 增訂嬰科推拿法不分卷 小兒按摩術四卷 小兒按摩術四卷 小兒按摩術四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推拿廣意(小兒推拿廣意)三卷 動功按摩祕訣一卷 祕傳推拿捷法一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幼科推拿祕書五卷 小兒推拿直錄 祕傳推拿妙訣補遺一卷 推拿摘要辨証指南一卷 小兒推拿輯要(推拿輯要)一卷 小兒推拿輯要(推拿輯要)一卷 推拿總訣仿歌一卷 幼科推拿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