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潛志
书名《歸潛志》
书名 归潜志
作者劉祁
版本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分类子部>小說家類>雜事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劉祁撰。祁字京叔,渾源人。御史從益之子。為太學生,舉進士不第。元兵入汴,遁還鄉里。戊戌復出就試,魁南京。選充山西東路考試官。后征南行省辟置幕府,凡七年而歿。舊以《金史》載之文藝傳,遂題曰金人,殊非其實。是書名曰歸潛,蓋祁於壬辰北還,以此二字榜其室,因以題其所著。然晚年再出,西山之節不終,亦非其實也。卷首有祁乙未自序,謂昔所聞見,暇日記憶,隨得隨書。第一卷至六卷悉為金末諸人小傳,第七卷至十卷雜記遺事。第十一卷題曰錄大梁事,紀哀宗亡國始末。第十二卷題曰錄崔立碑事,紀立作亂時廷臣立碑以媚之,劫祁使撰文事,又一篇題曰辨亡,敘金前代之所以治平,末造之所以亂亡。自此二篇以下至十三卷,悉為雜說,略如語錄之體,殊不相類。疑此二篇本自為一卷,殿全書之末。別以語錄為第十三卷,詩文為第十四卷,附綴於后。后人因篇頁不均,割語錄之半移綴此卷,故體例參差也。壬辰之變,祁在汴京目擊事狀,記載胥得其實,故《金史》本傳稱祁此志於金末之事多有足徵,哀宗本紀全以所言為據。又若《大金國志》稱樞密使伊喇蒲阿出降於元,此志不書出降,與《金史》相合,可證《大金國志》之誤。《元史》稱壬辰正月太宗自白坡濟河而南,睿宗由峭石灘涉漢而北,以渡河涉漢同在一時,而此志則載睿宗涉漢在辛卯十一月,太宗渡河乃在壬辰,與《金史》及姚燧《牧巷集》、蘇天爵《名臣事略》所紀相合,可證《元史》之誤。又如載天興元年劉元規使北朝,不知所終,而《金史》本紀不書其事;載薩克蘇媒孽李元妃,本紀不著其名;載大定十七年三月朔,諸國使臣朝見,遇雨放朝,與周煇《北轅錄》合,而本紀但載十六年三月朔日蝕放朝一條;載金代鈔法凡八易其名,而《金史·食貨志》失載通貨改為通寶,通寶又改為通貨一條;皆足以補正史之闕。至於金史交聘表稱,大定十六年,宋湯邦彥充申請使,此志作祈請使;圖克坦烏登傳稱天興元年正月朝廷聞大兵入饒風關,移烏登行省閿鄉以備潼關,此志書其事於正大八年,完顏思烈傳載王渥從思烈戰歿,此志作從持嘉哈希;李英傳稱與元兵遇於霸州敗死,此志作遇於潞州;郭阿林傳稱宋兵大至,遂戰歿,此志作馬倒被擒,不知存歿;師安石傳贊稱以論列侍從,觸怒而死,此志則云既居位,人望頗減;皆有異詞。其他年月先后,姓名官階,與史不同者甚多,皆足以資互考。談金源遺事者,以此志與元好問《壬辰雜編》為最,《金史》亦并稱之。《壬辰雜編》已佚,則此志尤足珍貴矣。世所行本皆八卷,雖傳是樓藏本亦然。國朝郭朝釪編纂金詩,所采錄僅及前七卷,知其未見全帙。此本一十四卷,與王惲渾源世德碑相合。當猶從元本傳錄。錢曾《讀書敏求記》稱陸孟鳧家鈔本《歸潛志》凡十四卷,蓋即此本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三原縣新志:[光緒]:8卷 島居續錄:10卷 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 禮記天算釋:1卷 化清經:一卷 慎葊古體詩:5卷 試帖 2卷 雲峯閣詩存:1卷,詞存一卷 開天傳信記:1卷 鍾彤澐手稿 顧亭林先生年譜:一卷 春秋穀梁傳注疏:20卷 觀妙居日記:一卷 五大洲圖說 說文解字述誼:2卷 晏子春秋:7卷 蕲州志:[嘉靖]:9卷 閩侯縣志:[民國]:106卷 花谿閒筆 俑廬日劄:1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滇緬南段北段界務卷 [乾隆]白水縣志:4卷,首1卷 興化佛教通志:10卷 豹子和尚:一卷 曾南豐年譜:一卷 唐摭言:十五卷 毛詩註疏:40卷 逋居士集 雁山吟:一卷,說劍吟一卷 六道集:5卷 琅琊漫鈔:1卷 療妬羹記:2卷 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五課 說文解字:12卷 遜國正氣紀:八卷 二如亭群芳譜:28卷,首1卷 國貨調查錄 潛學稿:19卷 梅花逸叟集:1卷 海陵叢刻 李丞相詩集:二卷 渤海藏真帖 隋書:八十五卷 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征實錄:不分卷 周公謚法:1卷 墨子精華 石庵玿禪師語要:一卷 日知錄集釋:32卷,刊誤2卷,續刊誤2卷 禮議:2卷 四部叢刊三編 古經解鈎沉:三十卷 齊人有一妻一妾:全一囬 薑齊七十自定稿:1卷 金學士國史循吏傳稿 填詞圖譜:2卷 寧遠縣志續略:[乾隆]:8卷 知不足齋叢書 禹貢説斷:四卷 肅雝集:1卷 新刊全相成齋孝經直解: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