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祿識余
书名《天祿識余》
书名 天禄识余
作者高士奇
版本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考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錄。是書雜采宋明人說部,綴緝成編。輾轉稗販,了無新解,舛誤之處尤多。杭世駿《道古堂集》有是書跋曰:錢塘高侍郎以儒臣獲侍先皇禁幄,退而著書二冊,題曰《天祿識馀》。意謂延閣廣內秘室之藏,有非窮巷陋儒所得窺見者。今觀其書,則笑《月枼》言鯖,豈足以當天廚一臠也。跡其所徵引辨說,大半皆襲前人之舊。一二偏解,時有牴牾。不觀《左傳》注,妄謂窒皇為冢前之闕;不觀《漢書》注,妄引《后漢紀》以證太上皇之名;不觀水經、文選兩注,妄詫金虎、冰井以實三臺;不觀《地理通釋》,妄分兩函谷關為秦、漢。其尤踳駁不可據者。青云二字莆田周方叔以為有四解,乃遽以隱逸當之;聚頭扇已見之金章宗詞詠,(出歸志。)乃謂元時高麗國始貢;銀八兩為流本《漢書·食貨志》,乃引《集韻》以為創獲。八米盧郎既見之齊、隋兩書,姚寬《叢語》云,蓋關中語,歲以六米七米八米分上中下,言在穀取米,取數之多也。黃山谷、徐師川何嘗誤用,乃用元微之八采詩成未伏盧為證,是知一未知二也。古人為學,先根柢而后枝葉,先經史而后詞章,侍郎置身石渠金匱,獲窺人間未見之本,而所采擷若此,此可以徵其造詣矣。其排斥士奇,可謂不遺馀力,然取此書覆勘之,竟不能謂世駿輕詆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御定歷代賦彙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補遺二十二卷目錄三卷 盤珠集 王狀元集百家注編年杜陵詩史三十二卷 [光緒]鹽城縣志十七卷首一卷 大清通禮五十四卷 勸學篇二卷 [光緒二十一年]五次問答節略 秋江集注六卷 新增虎矕集不分卷 觀象廬叢書十八種 古均閣遺著三種三卷 明史文鈔十卷 漢書西域傳補注二卷 人譜類記二卷 夏峯先生集補遺二卷 壹齋集二十七卷賦一卷二十四畫品一卷奏御集二卷 貞豐詩萃五卷 揚州畫舫錄十八卷 小學集註六卷 四元釋例補增一卷 [光緒]通州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戴東原集十二卷附校札記一卷 李義山詩集輯評三卷諸家詩評一卷詩譜一卷 經義論策録存不分卷 通志堂經解一百四十種 秘傳天祿閣寓言外史八卷 齊威烈公[清阿]年譜一卷 皇朝經世文三編八十卷 濟上鴻泥圖題册錄存一卷三石圖題詠一卷 羅昭諫集八卷 格致鏡原一百卷 明初四家詩 紺寒亭文集四卷詩集十卷 藏齋詩鈔六卷 曹月川先生遺書十種 雍正上諭不分卷 青邱高季迪先生詩集十八卷遺詩一卷扣舷集一卷鳧藻集五卷首一卷附錄一卷 絜齋集二十四卷附宋儒袁正獻公從祀錄六卷 新學偽經考十四卷 研六室文鈔十卷補遺一卷 廣韻五卷 佩文詩韻五卷 校訂困學紀聞三箋二十卷 洞簫樓詩紀二十二卷 漱泉詞一卷 虛字會通法初編不分卷 漢書一百卷 中說十卷 江上遺聞一卷 豆棚閒話十二卷 說文釋例二十卷 陶靖節詩集四卷 士翼三卷 讀書作文譜父師善誘法合刻十四卷 鳳城瑣錄一卷 金源紀事詩八卷 抱經齋詩集十四卷文集六卷 劉向説苑二十卷 詩經八卷 醫無閭子醫貫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