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傳錄·
书名《心傳錄·》
书名 心传录·
作者于恕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于恕編。恕張九成之甥。此二書皆錄九成語也。前有淳熙元年恕序云,無垢張先生,乃予母之兄。頃為春官宗伯,以議忤時相,一斥嶺下十四年。寓橫浦僧舍,嗜書不厭。晚年目昏,立短檐下展卷就明,向暮不輟,石間雙趺隱然。南安守張公見而嘆息,標記於柱,今猶在也。案《宋史·九成本傳》,稱九成召除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刑部侍郎,謫守邵州。秦檜又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徑山僧宗杲謗訕朝政,謫居南安軍,在南安十四年。以《橫浦集》考之,其到南安在癸亥三月,乃紹興十三年。其橫浦僧舍題柱字,據恕此序,是南安張守所記。而《南安府志》載寶界寺題柱識語為九成自題,又失張守之名,誤矣。陳振孫《書錄解題》曰:張九成《無垢語錄》十四卷,《言行編遺文》共一卷,九成之甥于恕所編《心傳錄》,及其門人郎昱所記《日新錄》。近時徐鹿卿德夫,教授南安,復裒其言行,系以歲月及遺文三十篇附於末。今此本止三卷。恕序稱與其弟憲徒步三千馀里,抵嶺下,得侍講論。難疑答問,莫不備錄,名之曰《心傳》。后恕以思親歸,弟憲獨住。各以所得,合為一集。又學生郎昱,粗得數語,纂為錄,故人刁駿序之。而后卷《日新錄》亦題甥于恕編,蓋非陳振孫所謂徐鹿卿裒集之本。中間止有序記等文凡八篇,亦與所謂三十篇者不合,故仍舊名曰《心傳》,曰《日新》,而不名語錄,是尚未經合訂者矣。明人刻《橫浦集》,已收入之。此其別行之本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廣東新語二十六卷 四子書不分卷 讀書雜志八十二卷餘編二卷 宋書文鈔八卷 醫學五則 [光緒]嘉興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 唐雅同聲五十卷 小謨觴館詩集八卷續二卷文集四卷續二卷詩餘一卷 細雲吟草二卷續草一卷詩餘一卷 禮記十卷 東周列國全志二十三卷一百八回 歐陽文忠公詩集十二卷 嵩厓尊生書十五卷 寰宇碑目鈔三卷續一卷 兩般秋雨盦隨筆八卷 字彚十二卷首一卷 新鐫分類評注文武合編百子金丹十卷 九章算術細草圖說九卷 王文直公遺集六卷首一卷 分類字課圖說八卷 訓俗遺規六卷 詩韻集成十卷附詞林典腋一卷 金石屑四卷附編一卷 爾雅三卷 凝香室鴻雪因緣圖記二卷 六書正義十二卷 國朝鼎甲徵信錄四卷 六書通十卷 [嘉慶]濬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飛鴻堂印人傳八卷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同文備攷八卷首三卷聲韻會通一卷韻要粗釋四卷 宋孫仲益內簡尺牘十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附考證 山堂肆考二百四十卷 胡文忠公遺集十卷首一卷 新增繪圖幼學故事瓊林四卷首一卷 積古齋鐘鼎款識稿本四卷附録一卷 北學編四卷 八代詩選二十卷 新民叢報彙編(1902-1906) 御纂朱子全書六十六卷 子廉古今體詩合編五卷翠鯨詞一卷 路史四十七卷 塵不到齋詩稿一卷 新刊醫林狀元壽世保元十卷 學蚓集一卷 大唐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卷 宋書一百卷 談藝録一卷 梅村詩集箋注十八卷 對類二十卷 經史全書五種八卷 增評加批金玉緣圖說一百二十回 呂氏家規不分卷 養真集二卷 常惺惺齋文集 維摩經疏八卷 七家詩輯注彙鈔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