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郛
书名《說郛》
书名 说郛
作者陶宗儀
版本通行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纂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陶宗儀編。宗儀有《國風尊經》,已著錄。《因樹屋書影》稱,南曲老寇四家有宗儀《說郛》全部,凡四巨櫥,世所行者非完本。考楊維楨作是書序,稱一百卷。孫作《滄螺集》中有宗儀小傳,亦稱所輯《說郛》一百卷。二人同時友善,目睹其書,必無虛說,知《書影》所記妄也。蓋宗儀是書,實仿曾慥《類說》之例,每書略存大概,不必求全。亦有原本久亡,而從類書之中鈔合其文,以備一種者,故其體例與左圭《百川學海》迥殊。后人見其目錄所列數盈千百,遂妄意求其全帙,當必積案盈箱。不知按籍而求,多歷代史志所不載,宗儀又何自得之乎?都卬《三馀贅筆》又稱《說郛》本七十卷,后三十卷乃松江人取《百川學海》諸書足之,與孫作、楊維楨所說又異,豈卬時原書殘闕,僅存七十卷耶?。考宏治丙辰上海郁文博序,稱與《百川學海》重出者三十六種,悉已刪除。而今考《百川學海》所有,此本仍載。又卷首引黃平倩語,稱所錄子家數則,自有全書。經籍諸注,似無深味。宜刪此二,以鹽官王氏所載學庸古本數種冠之云云。今考此本已無子書、經注,而開卷即為《大學石經》、《大學古本》、《中庸古本》三書,目錄之下各注補字,是竟用其說,竄改舊本。蓋郁文博所編百卷,已非宗儀之舊,此本百二十卷,為國朝順治丁亥姚安陶珽所編,又非文博之舊矣。其中如《春秋緯》九種之后又別出一《春秋緯》,《青瑣高議》之外又別出一《青瑣詩話》,孔氏《雜說》之外又別出一《珩璜新論》。周密之《武林舊事》分題九部,段成式之《酉陽雜俎》別立三名,陳世崇之《隨隱筆記》詭標二目,宗儀之謬,決不至斯。又王逵《蠡海集》,其人雖在明初,而於宗儀為后輩,自商濬《稗海》始誤為宋之王逵,漢《雜事秘辛》出於楊慎偽撰,慎正德時人,又遠在其后。今其書并列集中,則不出宗儀又為顯證。然雖經竄亂,崖略終存,古書之不傳於今者,斷簡殘編,往往而在,佚文瑣事,時有徵焉。固亦考證之淵海也。所錄凡一千二百九十二種,自三十二卷劉餗傳載以下,有錄無書者七十六種。今仍其舊。原本卷字皆作,卷首引包衡之說,謂音周,與軸同,《書影》則謂音縛,并云出佛書,今亦仍之。至珽所續四十六卷,皆明人饾飣之詞,全書尚不足觀,摘錄益無可取,別存其目,不復留溷簡牘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徐忠烈公集四卷南窗新記一卷 補春秋長曆一卷 佩觽三卷附辯證一卷 紅豆軒詩一卷 巢雲精舍詩稿不分卷 薛方山稿一卷 新刻蓮花盞十五卷 擬易一卷 西齋淨土詩三卷 謎語不分卷 蕉窗剩課四卷 易經備旨七卷 鐘鼎欵識一卷 安南志畧十九卷 吳大善私訪漢陽二卷 周易變通解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新刻出像音註花欄斐度香山還帶記二卷 古今孝友傳十五卷 編次陶節菴傷寒六書五卷 增訂精忠演義説本全傳二十卷八十回 韞山詩稿八卷 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 大乘徧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 雪村歷年詩二卷 太乙北極真經十二卷 鄆城縣志十六卷首一卷 傷寒六經定法一卷問答一卷 禹貢指南四卷 夢韶詩賦鈔五卷 畫筌析覽一卷 崇雨舲中丞詩稿守岱集一卷 雙樹幻鈔三卷 春秋會義二十六卷 河南沙河工振實録 春秋屬辭比事記四卷 陸子新語校注二卷 尚書讀異六卷 萬善歸一 魯齋先生集六卷 妙吉祥平等瑜伽祕密觀身成佛儀軌一卷 遼小史一卷 即園詩鈔十五卷(留删草、游子吟、詠花人草、半閒吟、愛日吟、紫雲集、秋聲錄、味燈集、續味燈集、夢華小草、浣香吟、新樂府各、擬尤西堂明史樂府各一卷、蒼華二集二卷) 步里客談 樂譜集解一卷 雙聲續錄四卷 藥地炮莊九卷總論三卷 禮記易讀二卷 繡篋小集一卷 忠裕堂詩集十卷歐盟己史一卷 古香室遺稿一卷 蔡福州外紀十卷附録一卷 柯山集五十卷 陳一鶴等稟帖不分卷 春秋書法凡例附胡氏釋例 聊齋志異二十四卷 玉牒(小)宗室不分卷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恩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錄不分卷 蕭景唐日記一卷(清光緒二十至二十一年) 雲仙嘯五種 [湖南株州]龍塘劉氏續修族譜八卷首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