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通議
书名《隱居通議》
书名 隐居通议
作者劉壎
版本江西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說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劉塤撰。塤字起潛,南豐人。書中自稱開慶元年年二十,則宋亡之時已年三十六,故於宋多內詞。然書中又稱至大辛亥為南劍州學官,計其年已七十二矣。日暮途窮,復食元祿,而是書乃以隱居為名,殊不可解。考其《水云村稿》中延祐己未重題梅氏海棠詩,有花甲重周人八十之句,則塤入元四十四年尚存,最為老壽。是書當其晚歲退休時所著也。凡分十一門。理學三卷,古賦二卷,詩歌七卷,文章八卷,駢儷三卷,經史三卷,禮樂、造化、地理、鬼神雜錄各一卷。其論理學,以悟為宗,尊陸九淵為正傳,而援引朱子以合之。至謂朱子后與道士白玉蟾游,始知讀書為徒勞,蓋姚江晚年定論之說源出於此。皆鄉曲門戶之私,無庸深辨。其經史以下六門,考證亦未為精核,且多饾飣,而鬼神一門,尤近於稗官小說。惟評詩、論文之二十卷,則塤生於宋末,舊集多存,其所稱引之文,今多未見其篇帙,其所稱引之人,今亦多莫識其姓名;又多備錄全篇,首尾完具,足以補諸家總集之遺。如宋璟《梅花賦》,今惟據田藝衡《留青日札》傳鮮于樞所書一篇,又據李綱《忠定集》,知原賦已亡,綱為補作。今觀塤所錄,知宋、元間行於世者乃有二本。又如陸游之從韓侂胄,以牽於愛妾幼子之故,為他書之所未言,厲鶚《宋詩紀事》載李義山詩,不能舉其仕履;觀塤所記,乃知其嘗以江東提刑守池州。凡此之類,頗足以廣聞見。至於論詩、論文,尤多前輩緒馀,皆出於諸家說部之外,於徵文考獻,皆為有裨,固談藝者所必錄也。塤所著《水云村稿》,世有二本。其一本別題曰《泯稿》,卷帙頗少,不知何人刪取是書三分之一,附諸稿末,殊為闕略。此為三十一卷之足本,固罕覯之秘笈矣。書中間有案語,蓋其后人所附,自署其名曰凝。考國初有南豐劉凝字二至,嘗撰《稽禮辨論》、《韻原表》、《石鼓文定本》三書,或即其人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古謠諺一百卷 醫宗必讀十卷 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拾雅六卷 醫學統旨八卷 中國歷史課本四編 華陽集四十卷 紅樓夢傳奇八卷 戰國策十卷 諸子平議三十五卷 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一卷 增訂精忠演義說本全傳二十卷八十回 康熙字典十二集三十六卷檢字一卷辨似一卷等韻一卷總目一卷備考一卷補遺一卷 柬埔寨以北探路記十五卷 路史四十七卷 董方立遺書 鑄史駢言十二卷 真正繡像十五續濟公傳四卷四十回 皇朝輿地水道源流五卷 新刻金鐲玉環記四卷 陶人心語五卷 四末真論 漢書一百卷 蘭雪集八卷 雪心賦正解 春秋榖梁經傳補注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緇衣集傳四卷 廣近思錄十四卷 包公誇桑 [光緒]寶山縣志十四卷首一卷 醫方集解三卷 心聖直指一卷 附釋音毛詩注疏七十卷校勘語七十卷 古今詞略二十四卷 二樹詩略 漢晉迄明謚彚十卷 書畫鑑影二十四卷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 皇朝聖師考七卷首一卷 九品蓮台記 王柱石先生文集四卷 普通百科新大辭典 罪言存略不分卷 朱子遺書二刻七種 大清一統志表不分卷 藥性考 竹園集紀詩 管宜人節略 古唐詩合解十二卷 榕村藏稿四卷 [光緒]安定縣鄉土誌不分卷 [萬曆]歸州志五卷 棘圍奪命錄一卷 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一卷 桐陰小牘一卷 諏吉述正二十五卷首一卷 袖珍十三經註 精校左傳杜林合註五十卷 易經增注十卷 豆醫蠡酌錄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