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埜語
书名《齊東埜語》
书名 齐东埜语
作者周密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說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周密撰。密有《武林舊事》,已著錄。密本濟南人,其曾祖扈從南渡,因家吳興之弁山,自號弁陽老人。然其志終不忘中原,故戴表元序述其父之言,謂身雖居吳,心未嘗一飯不在齊。而密亦自署歷山,書中又自署華不注山人。此書以《齊東野語》名,本其父志也。中頗考正古義,皆極典核。而所記南宋舊事為多,如張浚三戰本末,紹熙內禪,誅韓本末,端平入洛,端平襄州本末,胡明仲本末,李全本末,朱漢章本末,鄧友龍開邊,安丙矯詔,淳紹歲幣,岳飛逸事,巴陵本末,曲壯閔本末,詩道否泰,景定公田,景定彗星,朱唐交奏,趙葵辭相,二張援襄,嘉定寶璽,慶元開禧六士,張仲孚反間諸條,皆足以補史傳之闕。自序稱其父嘗出其曾祖及祖手澤數十大帙,又出其外祖日錄及諸老雜書示之,曰世俗之言,殊傳訛也。國史之論,異私意也。定、哀多微詞,有所避也。牛、李有異議,有所黨也。愛憎一衰,議論乃公。國史凡幾修,是非凡幾易,而吾家書不可刪也云云。今觀記張浚、趙汝愚、胡寅、唐仲友諸事,與講學者之論頗殊,其父所言,殆指此數事歟?明正德十年,耒陽胡文璧重刻此書。其序稱,或謂{艸付}離、富平等役,頗涉南軒之父。若唐、陳之隙,生母之服,則晦庵、致堂有嫌焉。書似不必刻,刻則請去數事,殊失密著書之旨。文璧不從,可謂能除門戶之見矣。明商維濬嘗刻入《稗海》,刪去此書之半,而與《癸辛雜識》混合為一,殊為乖謬。后毛晉得舊本重刻,其書乃完。故今所著錄,一以毛本為據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質園詩集三十二卷 偉人修養錄一卷 慎柔五書五卷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 [民國]臨海縣志稿四十二卷首一卷 偃曝談餘二卷 續對數簡法一卷 雜病證治類方八卷 易學一卷 格齋四六一卷 密齋文集不分卷 故宮信片第十五輯 列仙傳一卷 祝聖壽金母獻蟠桃雜劇一卷 呪三首經一卷 春秋周魯纂論八卷 嘉靖元年浙江鄕試錄一卷 離騷直解讀本一卷 集異記一卷 言文對照初學新文范四卷 周易參同契發揮三卷釋疑一卷 雲溪友議十二卷 槿園集十二卷 老農經二卷 虞氏易消息圖說一卷 玉牒覺羅(大)不分卷 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十五卷 金匱要略講義九卷 敝帚集十卷 氣候備考一卷 中州集十卷、首一卷、樂府一卷 湖南陽秋十六卷 農工商部工藝局擴充試辦簡章一卷 成唯識論十卷 傷寒論本旨九卷 吳子二卷 田間詩集二十八卷 巴陵人物十五卷 羣書治要子鈔二卷 天人廬志六卷 漢晉印譜不分卷 唐語林 樂緯叶圖徵一卷 英國水師律例四卷 古今韻畧五卷 管子不分卷 懷麓堂文續藳十二卷補遺一卷 〔康熙〕石門縣志三卷補遺一卷 女科二卷產後編二卷 大清道光二十年歲次庚子時憲書一卷 六書音均表五卷 鳳洲筆記后集四卷 易纂言十二卷首一卷 道園學古錄(雍虞先生道園類藳)五十卷 雲自在龕筆記存二卷 揚州十日記一卷 改良古今奇觀六卷四十回 續戲姨一回 山居小適一卷 竹溪十一稿詩選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