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園叢說
书名《東園叢說》
书名 东园丛说
作者李如篪
版本浙江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說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舊本題宋李如篪撰。如篪始末未詳。據卷首紹興壬子自序,則括蒼人,時為桐鄉丞。正德《崇德縣志》載,宋李如篪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學能文,著有《東園叢說》、《樂書》行世。晚以特科官桐鄉丞。人名、書名、仕履并合,當即其人也。其書諸家不記錄,莫考其所自來。下卷雜說中所作初夏詩及其父歡喜口號三首,為自來錄宋詩者所未及。又是書自序作於壬子,為紹興元年。周庭筠刊書跋作於甲寅,為紹興三年。而記時事一條,記紹興六年楊幺、李成事:憸佞一條,記紹興二十四年秦塤登第事;以少敗眾一條,記紹興三十一年兩淮失守事;且有稱高宗廟號者,則書當成於孝宗時,年月殊不相應,且語孟說一門,語、孟合稱,不似南宋初語;所辨北辰不動一條,與明陳士元《論語類考》之說同,似乎曾見《集注》,故有此說,亦不似朱子以前語;其天文歷數說,謂今之渾天,實蓋天之法,亦似歐羅巴書既入中國之語;宋以前,即推步之家未明此理,無論儒生,或近時好事者因如篪書名捃摭舊文,益以所見,偽為此帙歟?今但就其書而論,如春秋行夏時一條,謂以建子為周正月乃左氏之失,不知左氏周人,記他事或失之誣,至於本朝正朔,則婦豎皆知,左氏不容有誤。《詩》亡《春秋》作一條,謂孔子所聞所見之世無詩,不知株林夏南詩有姓名,不能移之東遷前也。召公不悅一條,謂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召公嘗北面而事之,則誤信明堂位之謬說。《左傳》其處者為劉氏一條,疑邱明先知,又疑其附會,則未考此句為漢儒增入,孔穎達《正義》已有明文。然如解王用三驅,引周官大司馬立表為證,解坤六五爻,駁程傳女媧武氏之非,解說卦生蓍,糾揚雄產蓍之誤,解系辭太極生兩儀為生蓍之法,引《左傳》楚有句澨、章澨、雍澨、蓬澨諸地,證三澨非水名,解關雎為后妃求淑女,引崔靈恩三禮義宗,證縮酒用茅之義,以及考究《易》之八法,及六日七分之說,推算絳縣人甲子之類,皆典核不茍,於經義頗為有裨。故雖顯有可疑,而其書可采。亦姑并存之,以資參訂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北京形势大略一卷张江裁辑京津风土 北征日记一卷附滦水联吟图题诗汇存一卷续编一卷清顾廷纶撰顾氏 比玉集七卷明刘凤撰刘侍御 毕少保公传一卷附录一卷蒋平阶传明季辽事 碧梧山馆词二卷清汪世泰撰随园 碧漪集四卷续集二卷三集四卷附录一卷民国谭新嘉嘉兴谭氏 碧腴斋诗存八卷清胡德琳撰随园 避地三策一卷附改折始末论清陆世仪撰陆桴亭 避戎夜话二卷宋石茂良撰说库 璧云轩剩稿一卷附录一卷清卢碧筠撰贾氏 辨学录一卷 才调集选三卷蜀韦谷原本王渔洋 采芝集一卷续集一卷宋释斯植撰南宋群贤 蔡中郎集二卷东汉蔡邕着 参读礼志疑二卷(双池遗书十二种之五)清汪绂撰汪双池 蚕尾集十卷上自卷一至卷八清王士祯撰王渔洋 蚕尾集十卷下自卷九至十,续集二卷后集二卷清王士祯撰王渔洋 粲花轩诗稿二卷(又名:湄君诗集、湄君诗选)清陆建撰随园 曹溪中兴憨山肉祖后事因缘一卷附东游集法语一卷谭新嘉辑嘉兴谭氏 策略六卷清江绂撰汪双池 策要六卷元梁寅撰宛委选 策要六卷元梁寅撰委宛选 茶香室丛钞二十三卷清俞曲园撰笔记小说 茶香室三钞二十九卷清俞樾撰笔记续说 茶香室续钞二十五卷清俞樾撰笔记续说 禅悦小草十八卷下自卷十三至卷十八明刘凤撰刘侍御 苌楚斋随笔至五笔五十卷清刘声木撰直介堂 常平权法一卷清陆世仪撰陆桴亭 巢民诗集六卷清冒襄撰冒氏 巢民文集七卷清冒襄撰冒氏 陈祠部公家传二卷清陈揆撰几亭 陈后主集一卷陈陈叔宝着 陈记室集一卷魏陈琳着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四卷清陈文中撰宛委选 陈思王集二卷魏曹植着 成公子安集一卷晋成公绥着 成语考二卷明丘浚着丘文庄公 承明集十卷宋周必大撰周益国 池北偶谈廿六卷清王世祯注清代笔记 池阳语录一卷 充军考一卷清沈家本撰沈寄簃 虫鸣漫录二卷清采蘅子撰笔记小说 崇川书香录不分卷清袁景星刘长华撰崇川刘氏 崇睦山房词一卷清汪全德撰随园 初月楼闻见录十卷续十卷清吴德旋撰笔记小说 锄经书舍零墨四卷清黄协埙撰笔记小说 雏凤精含存稿一卷清胡维翰撰胡氏 楚辞韵读附宋赋清江有诰撰江氏音学 褚先生集一卷汉褚少孙着 传忠堂学古文一卷(五周先生集之四)清周星誉冒氏 传注问四卷清李塨撰颜李 吹纲录六卷清叶廷琯撰笔记小说 春明岁时琐记一卷清张江裁辑京津风土 春秋传注四卷清李塨撰颜李 春秋繁露集注二卷清董金鉴撰董氏 春秋集传二十六(卷18至20,23至26)上自卷上至12卷宋张洽撰宛委选 春秋集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汪绂撰汪双池 春秋经传比事二十二卷清林春溥撰竹柏山房 春秋疑义二卷清华学泉撰经学 春秋左传补疏五卷(补疏之四)清焦循撰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