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史
书名《麈史》
书名 麈史
作者王得臣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說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王得臣撰。得臣字彥輔,自號鳳亭子,安陸人。嘉祐四年進士,官至司農少卿。陳振孫《書錄解題》以為王铚之伯父。案書中神受門第七條,稱王樂道幼子铚,少而博學,善持論。又詩話門第十九條,稱王铚性之嘗為予言。讒謗門第三條,稱王萃樂道奉議,潁人也,則與铚父子非一族,陳氏誤也。是書前有政和乙未自序,稱時年八十,追為之序。書中稱予在大農,忽得目疾,乞宮觀。已而掛冠,年六十二。以政和五年乙未逆推至其六十二時,為紹圣四年丁丑,成書當在其后。是時紹述之說方盛,而書中於他人書官、書字、書謚,惟王安石獨書名,蓋亦耿介特立之士。考所自述,初受學於鄭獬,又受學於胡瑗。其明義一條,復與明道程子問答,疑為洛黨中人。然評詩論文,無一字及蘇、黃,亦無一字攻蘇、黃;其論詩小序,兩申蘇轍、程子之說,而俱不出其名;蘇軾以杜甫《同谷歌》中黃獨為黃精,為《后山詩話》所駁者,得臣申軾之說,亦不出其名;知其無所偏附,故元祐黨碑獨不登其姓氏,亦可謂卓然不染者矣。所紀凡二百八十四事,分四十四門,凡朝廷掌故,耆舊遺聞,耳目所及,咸登編錄。其間參稽經典,辨別異同,亦深資考證,非他家說部惟載瑣事者比。中如論唐劉存誤以交交黃鳥止于棘為七言,不知為摯虞《文章流別論》之說。論王羲之《蘭亭集》,不知天朗氣清本張衡《南都賦》,絲竹管弦本《漢書·張禹傳》。論潘岳《閑居賦》,謂周文弱枝之棗,房陵朱仲之李,李善以周文房陵為未詳,因引王嘉《拾遺記》、《述異記》補之,不知善注於此二條引《廣志》注周文弱枝,引《荊州記》注房陵朱仲,疏解分明。得臣蓋偶見不全之本。(案:李匡爻《資暇集》、李善注《文選》凡六七易稿,世所行者不一本。)其所補注,亦不知《拾遺記》所云北極下之岐峰斷非岐山。論王羲之書不講偏旁,引韓愈《石鼓歌》為證,不知小篆、隸書各為一體,其偏旁或同或不同,不能以彼律此,顏元孫《干祿字書》言之已明。雖不免於小有舛誤,而於當時制度及考究古跡,特為精核,《朱子語錄》亦稱王彥輔《麈史》載幞頭之說甚詳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欽定續文獻通考輯要二十六卷 大清光緒三十一年嵗次乙巳時憲書一卷 大清律例新增刑案彚纂集成不分卷 元史論一卷 元史論一卷 宋論十五卷 地球韻言四卷 地理辨正疏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陝西境内漢江流域入境貨物表不分卷 關帝聖蹟圖誌全集十卷 碑版文廣例十卷 奏定學堂章程不分卷 欽定狀元策不分卷 刑部說帖各省通行成案摘要抄存十四卷 行素艸堂金石叢書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九十六卷首一卷 新刻法筆驚天雷八卷 華嶽志八卷首一卷 華嶽志八卷首一卷 大學衍義輯要六卷 黔史四卷 政法淺義二篇 宦鄉要則七卷 大清新法令十三類 庸書內篇二卷外篇二卷 商律草案第二編商行為八章 畿輔水利議一卷 皇朝政典挈要八卷 大清現行刑律案語不分卷 大清律例輯要不分卷 漆沮通考不分卷 大清律例集要新編三十九卷 律例便覽八卷 華陽國志十二卷 處分則例圖要六卷 大清律講義四編 律例便覽八卷 棠陰比事一卷 厯代史論十二卷 厯代史論十二卷 審看擬式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志學錄四卷 審判廳試辦章程四編 函海四十函一百五十二種 滇軺紀程一卷荷戈紀程一卷 滇軺紀程一卷荷戈紀程一卷 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十卷 廣治平畧正集三十六卷續集八卷 歷代史論十二卷 明史論四卷 政治論二卷 萬國近政考略十六卷 濟荒必備三卷 萬國近政考略十六卷 荒政輯要九卷首一卷 [九州總圖]不分卷 長江圖說十二卷首一卷 時務通攷三十一卷首一卷 時務通攷三十一卷首一卷 四書大全摘要二十卷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