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苑醍醐
书名《譚苑醍醐》
书名 谭苑醍醐
作者楊慎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考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楊慎撰。其書亦皆考證之語,與《丹鉛錄》大致相出入,而亦頗有異同。首有嘉靖壬寅自序。其名醍醐者,謂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猶之精義入神,非一蹴之力也。所稱周八士為南宮氏,引《逸周書》南宮忽遷鹿臺之財,南宮百達遷九鼎語,謂南宮忽即仲忽,南宮百達即伯達。《尚書》所云南宮適即伯適,引據極為確鑿。又謂《先天圖》始於希夷,《后天圖》續於康節。蓋希夷以授穆伯長。穆伯長以授李挺之,挺之之學則授之康節。其作《后天圖》,見於邵伯溫之序。朱子所以不明言者,非為康節,直以希夷,恐后人議其流於神仙也。其辨析亦最詳明。又從毛傳解鄂不韡韡云,鄂,華苞也。今文作萼不,華蒂也。今文作跗,謂華下有萼,萼下有跗,華萼相覆而光明,猶兄弟相順而榮顯,可以辨集傳鄂然外見,豈不韡韡之誤?又據漢劉湛所書呂梁碑,碑中序虞舜之世,稱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質之《史記》蓋同,而不言出自黃帝,此可洗二女同姓,尊卑為婚之疑。又他碑所載后稷生臺璽,臺璽生叔均,叔均而下數世,始至不窋,不窋下傳季歷猶十七世,而司馬遷作《周紀》拘於十五王之說,合二人為一人,又刪縮數人以合其數,不知《國語》之言十五王,皆指其賢而有聞者,非謂后稷至武王千馀年而止十五世也。又引《水經注》載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監孟琬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渭水漲,攻琬營,臣作橋越水射之。橋成,遂馳去。此諸葛遺事,本傳不載者。又辨李白為蜀之彰明人,歷引其《上裴長史書》與《悲清秋賦》及諸詩句,以證《唐書》稱白為隴西人及唐宗室之非,如此之類,考訂辨論,亦多獲新解。雖腹笥所陳,或有誤記,不免為后人所摭拾。要其大體,終非儉腹所能辦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明尺牘墨華三卷 楊園先生未刻稿十二卷 [嘉慶]硤川續志二十卷 官工處歎拾聲 足奔百怪一卷 和靖尹先生文集十卷 太史公年譜一卷 龍洲集十卷 坡仙集十六卷 偶譚一卷 校正京調四郎探母全本一卷賣胭脂全本一卷 文字指歸 偶留草一卷皖江雜詩一卷 古腴齋詩稿不分卷 武溪集二十卷 宣室志佚文一卷 興國軍圖經一卷 禮論答問一卷 迴瀾正諭一卷 安南雜記一卷 巽齋先生四六一卷 書品優劣 光緒九年癸未科會試硃卷一卷附光緒八年壬午科河南鄉試硃卷一卷 吟古鏡齋詩集二十六卷 讀書鏡五卷 [雲南保山]邵氏家譜不分卷 燕游集一卷 通鑑紀事本末二百三十九卷 十一面神咒心經一卷 鈞天樂(繪圖新桃花扇)二卷三十二齣 呂新吾訓子詞 十二山人詩稿二卷 曲詞不分卷 江南北沿海州縣要隘記畧一卷 類海淸源總略十卷 洞霄圖志六卷 六書總要五卷附正小篆之訛一卷諧聲指南一卷 魚籃記(雙錯卺)二卷三十六齣 穀梁折諸六卷卷首一卷 蘇平仲文集十二卷 安雅堂文集二卷 劫餘雜識一卷 橫塘集二十卷 翼駉稗編八卷 新刻律例類抄六卷 友琴山房詩集九卷 兩浙金石志目一卷 三國志辨誤三卷 求志居詩經說六卷 朱子詩義補正八卷 續齊諧記一卷 天傭子集二卷 說文解字十二卷 補音三卷 春秋三家異文覈一卷 儀禮大要二卷 大易闡微録十二卷圖說一卷 黃檗山寺志八卷 詩經集聊一卷 懷古堂詩選十二卷文選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