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退錄
书名《賓退錄》
书名 宾退录
作者趙與旹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考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趙與旹撰。與旹字行之。(案:寶祐五年陳崇禮作是書序,稱其字曰德行,與墓志銘不同,或有兩字,亦未可知,謹附識於此。)以《宋史·宗室世系》考之,蓋太祖七世孫也。《宋史》無傳,《志乘》亦不載其名。惟趙孟堅《彝齋文編》有從伯故麗水丞趙公墓銘曰,有宋通直趙君行之之墓,在安吉州歸安縣鄉山之原。君以敏悟之資,秀出璇源。方弱冠,已薦取應舉。寧考登寶位,補官右選,調筦庫之任,於婺、於泰於衢者三。又監御前軍器所,司行在草料場。踸踔西階,逾三十年。未嘗一日忘科舉業也。故自丁卯迄乙卯,以鎖廳舉而試者亦三。春闈率不偶,積階至忠翊。今上皇帝賚賜,予換文階。舊制,宗姓換階視見服官品,忠翊則應得京秩。新制裁革,回視初薦,僅循從事丞處之麗水。君平昔游際貴達,方將汲引,而君疾不可復起矣。年五十七,紹定四年十一月終。上章告謝,尋通直命下,弗之覿也云云。其敘與時生平最詳。惟墓志銘之首稱其子孟珤乞銘於某,以丙戌進士同登,則與旹當為理宗寶慶二年進士。而乃稱其春闈不偶,殆與孟珤同登進士歟?(案:孟珤亦非丙戌進士,此文下注代作二字,當為所代之人也。)是書前后皆有與旹題識。前題不署年月,稱平生聞見所及,喜為客誦之,賓退或筆於牘,故命以《賓退錄》。后題稱閼逢涒灘,蓋成於嘉定十七年甲申也。陳崇禮序稱其從慈湖先生問學,蓋楊簡之門人。然書中惟論詩多涉迂謬,於吟詠之事茫然未解。至於考證經史,辨析典故,則精核者十之六七,可為《夢溪筆談》及《容齋隨筆》之續。觀其於王建及花蕊夫人宮詞前后再見,并自糾初考之未詳,知其刻意參稽,與年俱進。前乎是者,有鄭康成之注《禮》注《詩》,后說不遷就前說。后乎是者,有閻若璩之《尚書古文疏證》,后說能訂正前說。得失并存,愈見其所學之加密。蓋惟不自是,所以能歸於是也。視宋人之務自回護,違心而爭勝負者,其識趣相去遠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元詩百鈔八卷補遺一卷 隨園女弟子詩選六卷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 唐四家詩集二十卷 國朝二十四家文鈔二十四卷 網師園唐詩箋十八卷 松陵詩徵前編十二卷 松陵詩徵前編十二卷 松陵詩徵續編十四卷 松陵詩徵續編十四卷 松陵詩徵續編十四卷 務滋堂集 務滋堂集 務滋堂集 普通應用尺牘教本二卷 林嚴文鈔四卷 陶淵明集八卷 陶淵明集十卷 庾子山集十六卷 庾子山集十六卷 徐孝穆全集六卷 徐孝穆全集六卷 陶淵明文集十卷 唐陸宣公集二十二卷 唐陸宣公集二十二卷 分類補注李太白詩二十五卷 李義山詩集箋注十六卷 白香山詩長慶集二十卷後集十七卷別集一卷補遺二卷 白香山詩長慶集二十卷後集十七卷別集一卷補遺二卷 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 杜工部集二十卷 杜工部集二十卷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韓昌黎先生全集四十卷補集一卷外集十卷集傳一卷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 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 欒城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應詔集十二卷 歐陽文忠公全集一百五十三卷首一卷附錄五卷 施注蘇詩四十二卷總目二卷 施注蘇詩四十二卷總目二卷 施注蘇詩四十二卷續補遺二卷 蘇詩續補遺二卷 東坡先生詩集注三十二卷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施注蘇詩四十二卷總目二卷續補遺二卷 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 蘇東坡全集一百十卷 施注蘇詩四十二卷總目二卷 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應詔集十卷 山谷詩集注二十卷 王臨川全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白日堂詩集□□卷 蘇文忠公詩合注五十卷首一卷目錄一卷 元遺山先生全集四十卷 元遺山詩集箋注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元遺山詩集箋注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趙文敏公松雪齋全集十卷外集一卷續集一卷 趙文敏公松雪齋全集十卷外集一卷續集一卷 吳淵穎先生集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