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
书名《鬼穀子》
书名 鬼谷子
作者陶弘景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案《鬼谷子》,《漢志》不著錄。《隋志》縱橫家有《鬼谷子》三卷,注曰周世隱於鬼谷。《玉海》引《中興書目》曰,周時高士,無鄉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隱,自號鬼谷先生。蘇秦、張儀事之,授以捭闔至符言等十有二篇,及轉丸本經、持樞中經等篇。因《隋志》之說也。《唐志》卷數相同,而注曰蘇秦。張守節《史記正義》曰,鬼谷在雒州陽城縣北五里。《七錄》有蘇秦書,樂壹注云,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此又《唐志》之所本也。胡應麟《筆叢》則謂《隋志》有蘇秦三十一篇,張儀十篇,必東漢人本二書之言,薈稡為此,而托於鬼谷,若子虛亡是之屬。其言頗為近理,然亦終無確證。《隋志》稱皇甫謐注,則為魏、晉以來書,固無疑耳。《說苑》引《鬼谷子》有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一語,今本不載;又惠洪《冷齋夜話》引《鬼谷子》曰,崖蜜,櫻桃也,今本亦不載;疑非其舊。然今本已佚其《轉丸》、《胠篋》二篇,惟存捭闔至符言十二篇,劉向所引或在佚篇之內。至惠洪所引,據王直方詩話,乃《金樓子》之文,惠洪誤以為《鬼谷子》耳。(案:王直方《詩話》今無全本,此條見朱翌《猗覺寮雜記》所引。)均不足以致疑也。高似孫《子略》稱其一闔一關,為《易》之神。一翕一張,為老氏之術。出於戰國諸人之表,誠為過當。宋濂《潛溪集》詆為蛇鼠之智,又謂其文淺近,不類戰國時人,又抑之太甚。柳宗元辨《鬼谷子》,以為言益奇而道益隘,差得其真。蓋其術雖不足道,其文之奇變詭偉,要非后世所能為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漢隸今存錄一卷 上海浦東添設大團稅局案卷(光緒十年)一卷 吳船錄 枕譚一卷 維摩疏記六卷 文文山稿一卷 遊城南記一卷 詩序辨說 復套議二卷 [廣東]謝氏家譜不分卷 安序堂文鈔二十卷 惕菴遺稿 編輯種痘心法要旨一卷 國榷不分卷 陶山詩錄二十六卷 西河文選十一卷 玉牒覺羅(大)不分卷 九峯先生集三卷理學簡言一卷 大淸嘉慶八年歲次癸亥時憲書一卷 錄異記八卷 益陽聯芳集 瑞鶴堂近稿三卷 正德十四年山西鄉試錄一卷 曹孝廉文藁一卷 奉天省新民府經費預算分册一卷 徽縣略志不分卷 同治九年庚午科浙江鄉試硃卷一卷 看鑑偶評五卷 錢神志七卷 憨山大師全集四十一卷 徐公文集三十卷 江防海防策一卷 炊聞詞二卷 苦功悟道卷(苦功悟道寶經)一卷十八品 日本源流考二十二卷 撫上郡集一卷 儀禮釋宮一卷 佛說摩利支天陀羅尼咒經一卷 駱公年譜一卷 [同治]鄖西縣志二十卷首一卷 陶節菴傷寒全生集四卷 才鬼記一卷 漢書地理志二卷附考證 秦淮艷品一卷 蒼華二集二卷 古明器圖錄四卷 桑阿吟屋稿四卷 樂全先生文集四十卷 周易正解十卷 新刻釋名八卷 任縣一卷 點石齋字彙四卷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 鏡佩樓詩選六卷 讀書延年堂古今體詩三十卷詩餘一卷文抄十卷賦存一卷駢體文二卷 近年秋審彙案八卷 京華集一卷 孟子解一卷 西學略述十卷 文氏五家集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