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子
书名《鶡冠子》
书名 鹖冠子
作者陸佃
版本两淮马裕家藏本
分类子部>雜家類>雜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案《漢書·藝文志》載《鹖冠子》一篇,注曰楚人。居深山,以鹖為冠。劉勰《文心雕龍》稱鹖冠綿綿,亟發深言。《韓愈集》有《讀鹖冠子》一首,稱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學問篇》一壺千金之語,且謂其施於國家,功德豈少。《柳宗元集》有《鹖冠子辨》一首,乃詆為言盡鄙淺,謂其世兵篇多同《鵩賦》,據司馬遷所引賈生二語,以決其偽。然古人著書,往往偶用舊文,古人引證,亦往往偶隨所見。如谷神不死四語,今見《老子》中,而《列子》乃稱為黃帝書。克己復禮一語,今在《論語》中,《左傳》乃謂仲尼稱志有之。元者善之長也八句,今在《文言傳》中,《左傳》乃記為穆姜語。司馬遷惟稱賈生,蓋亦此類,未可以單文孤證,遽斷其偽。惟《漢志》作一篇,而《隋志》以下皆作三卷,或后來有所附益,則未可知耳。其說雖雜刑名,而大旨本原於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自六朝至唐,劉勰最號知文,而韓愈最號知道,二子稱之,宗元乃以為鄙淺,過矣。此本為陸佃所注,凡十九篇。佃序謂愈但稱十六篇,未睹其全。佃,北宋人,其時古本韓文初出,當得其真。今本韓文乃亦作十九篇,殆后來反據此書以改韓集,猶劉禹錫《河東集》序稱編為三十二通,而今本柳集亦反據穆修本改為四十五通也。佃所作《埤雅》,盛傳於世,已別著錄,此注則當日已不甚顯,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名。晁公武《讀書志》則但稱有八卷一本,前三卷全同《墨子》,后兩卷多引漢以后事。公武削去前后五卷,得十九篇。殆由未見佃注,故不知所注之本先為十九篇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續刻一卷三刻三卷 唐詩英華 衛公故物記一卷 借園詩存二卷 覆瓿餘草二卷 適庵先生文集 古靈先生文集(古靈集)二十五卷附古靈先生年譜一卷 樵川二家詩六卷 潛學稿十九卷 緯畧 紀慎齋先生求雨文(求雨文、求雨經、祈雨文)一卷 女學六卷 晉中興書一卷 駐春園小史(第十才子書)六卷二十四回 天元曆理全書三種首一卷 長葛縣志十卷首一卷 東萊呂紫微師友雜志一卷紫微雜說一卷紫微雜說一卷 說文解字羣經正字二十八卷 玉牒覺羅(大)不分卷 艮嶽記一卷 海岳名言一卷 文殊師利經二卷 可之先生文集二卷 北墅抱瓮錄一卷 硯箋四卷 古教匯參三卷 弈理批歸圖三卷 祁子和先生日記不分卷 傳經堂集十卷 象數一原七卷 光緒丙子恩科、丁丑科、庚辰科、己卯科、癸未科、己丑科、壬辰科、辛卯科、乙未科、甲午科、戊戌科、辛丑壬寅恩正并科、癸卯恩科、甲辰恩科 溫州送别詩存一卷 箕田攷一卷 奇聞類記摘鈔四卷 道光十四年甲午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華嚴金師子章一卷 佛說法華三昧經一卷 陶彭澤詩四卷 吳綬紳訃告一卷哀啟一卷 海陵三仙傳一卷 寶翰樓增訂四體書法不分卷 佛說大吉祥陀羅尼經一卷 脩本堂叢書十一種 査山學人日記不分卷 竹屋癡語一卷 禮稽命徵一卷 評論出像水滸傳二十卷七十回 章臺柳傳 滄浪詩話一卷 成唯識寶生論(二十唯識順釋論)五卷 李氏遺書十一種 奏議十八卷 商業通論 選擇曆書不分卷 意林五卷 翠娛閣評選黃貞父先生小品二卷 燕庭文鈔一卷 嘉靖以來首輔傳八卷 斜川集六卷附錄二卷訂誤一卷 欽定宗人府則例三十一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