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洞璣
书名《三易洞璣》
书名 三易洞玑
作者黄道周
版本福建巡抚采进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數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黃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錄。是編蓋約天文歷數歸之於《易》。其曰《三易》者,謂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孔子之《易》也。曰《洞璣》者,璣衡古人測天之器,謂以《易》測天,毫忽不爽也。一、二、三卷為伏羲經緯上、中、下,即陳、邵所傳之《先天圖》。四、五、六卷為文圖經緯上、中、下,即《周易》上、下經次序。七、八、九卷為孔圖經緯上、中、下,即說卦傳出震齊巽之方位。十卷、十一、二卷為雜圖經緯上、中、下,則雜卦傳之義。十三卷為馀圖總緯,則因周官太卜而及於占夢之六夢,眂祲之十煇,以及后世奇門太乙之術。十四、十五、十六卷為貞圖經緯上、中、下與雜圖相準,有衡、有倚、有環。衡者平也,倚者立也,環者圓也。其自述曰:夫子有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凡《易》之言語文字,僅修辭尚玩之一端。即焦、京、管、郭幽發微中,取驗不過一時,揲扐不過數策。圣人之不為此鉆仰,亦已明矣。舍此二條,夫子所謂三極并立,窮變極賾,范圍曲成,與天地相似者,果為何物。蓋天、地、人之象數,皆具於物。布而為歷,次而為律,統而為易。去其圖蓍,別其虛實,以為《春秋》、《詩》。又以孟子所言千歲之日,至五百興王為七十二相承之歷,故是書之作,意欲網羅古今,囊括三才,盡入其中。雖其失者時時流於禨祥,入於駁雜,然易道廣大,不泥於數,而亦不離於數,不滯於一端,而亦不遺於一端。縱橫推之,各有其理。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云,鄭多參天象,王全釋人事。天道難明,人事易習。易之為道,豈偏滯於天人哉!故道周此書,乍觀似屬創獲。然鄭康成解隨之初九云,震為大途,又為日門,當春分陰陽之所交,此道周言歲氣之所本也。故云晷益則日損,晷損則日益。康成解比之初六云,有孚盈缶,爻辰在未,上值東井,井之水人所汲,故用缶,此道周言星名之所本也。故云坤為箕,復為尾,斗之翕舌則為噬嗑,牛之任重致遠則為隨。卦氣值日始於京房,充之則為元會之運。推策定歷,詳於一行,衍之則為章蔀之紀。推其源流,各有端緒。史稱其歿后家人得其小冊,自推終於丙戌年六十二,則其於藏往知來之道,蓋非徒托空言者。然旁見側出,究自為一家之學。以為經之正義則不可,退而列諸術數,從其類也。──右“術數類”數學之屬,一十六部,一百四十七卷,皆文淵閣著錄。(案:《太玄經》稱準《易》而作,其揲法用三十六策。王讜《唐語林》曰:王相涯注《太玄》嘗取以卜,自言所中多於易筮,則《太玄》亦占卜書也。然自涯以外,諸儒所論,不過推其數之密,理之深耳,未聞用以占卜者,亦未有稱其可以定吉兇、決疑惑者,即王充以下諸儒,遞有嗤點,亦未有詆以占卜無驗者。則仍一數學而已。故今仍隸之數學,不入占卜。《玄包》、《潛虛》以下亦以類附焉。《皇極經世》雖亦《易》之馀緒,而實非作《易》之本義。諸家著錄,以出於邵子,遂列於儒家。然古之儒者,道德仁義,誦說先王。后之儒者,主敬、存誠、闡明理學。均無以數為宗之事,於義頗屬未安。夫著述各有體裁,學問亦各有派別,朱子《晦菴大全集》,皆六經之旨也,而既為詩文,不得不列為集。《通鑒綱目》亦《春秋》之義也,而既為編年,不得不列為史。此體例也。《陰符經刊誤》、《參同契刊誤》,均朱子手著,而既為黃老神仙之說,不得不列為道家。此宗旨也。邵子既推數以著書,則列之術數,其亦更無疑義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萍舟剩草不分卷 日本法規解字不分卷 平番始末二卷 葉衣觀自在菩薩經一卷 續資治通鑑綱目二十七卷 五朝法傳録不分卷 皇甫冉集三卷 峭帆樓叢書(峭帆樓叢刊、峭帆樓叢刻)十八種 植物學八卷 淸苕集二卷 寓意草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一卷 古梅遺稿六卷 魏塘竹枝詞一卷 檉華館試帖匯抄輯注十卷 左傳補注二卷 靜樂縣一卷 神隱二卷 孟子高氏章句一卷 鮫綃記不分卷 硯譜 大乘起信論疏二卷 本草單方八卷 一粟窩詩存一卷 潛采堂宋人集金人詩集元人文集目一卷 讀書識餘一卷 宴海管見不分卷 綠滿書屋齋詩詞鈔四卷 和朱文公感興詩一卷 年譜一卷 佛說八陽神咒經一卷 賜葛堂文集六卷遺稿一卷 詩經主意叢珠五卷 禪林寶訓筆說六卷 課餘吟三卷 春秋世學三十三卷 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南𣶂集三卷延露詞三卷 說文補例一卷 蛻庵集二卷附録一卷 說文聲訂二卷附札記一卷 [江西萍鄉]彭氏支譜十卷首一卷 四史勦説十六卷 枕肱亭文集二十卷、目錄二卷 嘯餘譜十一卷 南宋館閣錄十卷(原缺卷一)續錄十卷 盧溪集補鈔一卷 秋聲集十卷存八卷 西堂樂府七卷 仙楂漁隱圖一卷 鮚埼亭詩集十卷 (光緒)資州直隸州志三十卷首四卷 培蔭軒雜記一卷 近世露西亞 大清乾隆五十九年中星更錄一卷 孝經集靈卷下附集一卷 燕子樓二卷 大易辯志 補晉兵志一卷 周易集注十六卷易注雜說一卷易學六十四卦啓蒙一卷 給事集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