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物篇解
书名《觀物篇解》
书名 观物篇解
作者祝泌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數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祝泌撰。泌字子涇,鄱陽人,自號觀物老人。書首署銜稱承直郎充江淮荊浙福建廣南路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司幹辦公事,而起數訣內又自署提領所幹辦公事,不知其終於何官也。案朱彝尊《經義考》有泌所撰《皇極經世鈐》十二卷,此本題作《觀物篇解》。又止五卷,與彝尊所記目次不合。而別載泌自序一篇,所陳大旨又頗與此本義例相近。或一書兩名,而后人合并之歟?又案泌自序,末署端平乙未,而《起數訣》序內題淳祐辛丑,上距乙未六年,在《皇極經世鈐》已成之后。且今《起數訣》乃單本別行,而《觀物篇解》第四卷中亦有并以起法用法別載成卷語。是當與用法別為一書,而用法已佚,即《起數訣》所存亦僅聲韻一譜,已非其舊。今姑附入《觀物篇解》后,以存其概。泌所言大小運數,雖皆歸宿於掛圖,其斷法則不專在卦而在四象。大旨先用四爻藏閏,次用四爻直事,大運起泰,小運起升,於牛思純《寶局》、張行成《通變》多所駁正。然如邵子言四象相交而成十六事,泌遂創為二十五變之說;邵子言姤復小父母,泌遂創為同人起分秒之說,皆與經世書乖異不合。其推大小運,一變不協則再變,至三變四變以求協者,尤非出於自然。至於聲音律呂之學,邵子得之其父古,古書備見正音敘錄,軌轍可尋。泌乃取三十六字母之翻切,以聲起數,以數合卦,僅與壬遁同用,求深反淺。且《聲音韻譜》所說,以夫普旁母字當字母之用,既屬支離。至所云人用分數,物用秒數,數起同人之類,尤為迂曲難解。似非盡出於邵氏本意。然《永樂大典》別載有祝氏占例,所言實皆奇中。陶宗儀《輟耕錄》載泌《精皇極數》,其甥傅立傳其術,為元世祖占卜,尚能前知,則亦小道之可觀者。蓋其學雖宗康節,而亦自別有所得,故其例頗與經世書不符,而其推占亦往往著驗。方技之家,各挾一術,邵子不必盡用《易》,泌亦不必盡用邵子,無庸以異同疑也。二書世所抄傳,間有訛脫,諸本并同,無從訂正,今亦姑仍之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孟子音義二卷 禪靈老人文集二卷 焦氏澹園續集二十七卷 佛說四十二章經一卷 大易參秘火珠林一卷 釋梧溪集訂譌一卷 樂緯叶圖徵一卷 新修嶽麓書院誌書 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春王正月考) 嚴白雲詩集二十七卷 豐潤閣詩鈔一卷 宋文憲公集三十卷 關尹子一卷 身易 剪春詞一卷 佛說泥犁經一卷 侗軒集四卷附錄一卷 然脂余韻六卷 二希堂文集十一卷、首一卷 天主敎傳行中國考八卷 儀禮集說十七卷 靈芬館雜著二卷 重築孫家堰案一卷 光緒二十年甲午恩科會試硃卷一卷 易學變通六卷 白下瑣言十卷 宋丞相崔淸獻公言行錄內集二卷外集三卷 周易黃氏義一卷 委懷書舫遺草一卷 山林經濟籍二十四卷 批點毛詩振雅六卷 吟梅仙館詩稿一卷詞稿一卷 精選名儒草堂詩餘(元草堂詩餘)三卷 滾盤珠秘本一卷 左國腆四卷 年譜一卷附錄一卷 崇明鄉土志略不分卷 考工記異字訓正一卷 歸田詩話三卷 洛中記異錄 史略八十七卷 曲譜二卷 綏德州一卷 福建省銀行總管理處職員工作分配表 養真集二卷 論語十卷 李長卿集二十八卷 論詩集說一卷論文集說一卷 重刊校正唐荆川先生文集十二卷續六卷 白文公贈樊諫議詩一卷 孟子七卷 慈湖陳瑤圃(邦瑞)侍郎行狀一卷 大學一卷 文登縣一卷 山谷題跋四卷尺牘二卷小詞二卷 周公(系英)行狀一卷 桂花塔二卷 牙牌神數 英祖大王夜巡記 桂隱詩存一卷附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