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經
书名《太玄經》
书名 太玄经
作者揚雄
版本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分类子部>術數類>數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漢揚雄撰,晉范望注。《漢書·藝文志》稱揚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其本傳則稱《太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贊,分為三卷,曰一、二、三與太初歷相應。又稱有首、沖、錯、測、摛、瑩、數、文、掜、圖、告十一篇,皆以解剝元體,離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與《藝文志》十九篇之說已相違異。桓譚《新論》則稱《太玄經》三篇,傳十二篇,合之乃十五篇,較本傳又多一篇。案阮孝緒稱《太玄經》九卷,雄自作《章句》,《隋志》亦載雄《太玄經章句》九卷,疑《漢志》所云十九篇,乃合其章句言之。今章句已佚,故篇數有異。至桓譚《新論》則世無傳本,惟諸書遞相援引,或訛十一為十二耳。以今本校之,其篇名、篇數一一與本傳皆合,固未嘗有脫佚也。注其書者,自漢以來,惟宋衷、陸績最著。至晉范望,乃因二家之注,勒為一編。雄書本擬《易》而作,以家準卦,以首準彖;以贊準爻,以測準象,以文準文言,以摛、瑩、掜、圖、告準系詞,以數準說卦,以沖準序卦,以錯準雜卦,全仿《周易》。古本經傳各自為篇,望作注時,析玄首一篇分冠八十一家之前,析玄測一篇分系七百二十九贊之下,始變其舊,至今仍之。其書《唐·藝文志》作十二卷,《文獻通考》則作十卷,均名曰《太玄經注》。此本十卷,與《通考》合,而卷端標題則稱晉范望字叔明解贊。考玄測第一條下有附注曰:此是宋、陸二家所注,即非范望注也。蓋范望采此注意,自經解贊,儒有近習,罔知本末,妄將此注升於測曰之上,以雜范注,混亂義訓。今依范望正本,移於測曰之下,免誤學者。已下七百二十九測注并同云云。考望自序,亦稱因陸君為本,錄宋所長,捐其所短,并首一卷本經之上,散測一卷注文之中,訓理其義,以測為據。然則望所自注,特其贊詞。其他文則酌取二家之舊,故獨以解贊為文。今概稱望注,要其終而目之耳。卷端列陸績《述玄》一篇,據陳振孫《書錄解題》為范本所舊有。又列王涯《說玄》五篇,又列《釋文》一卷,則不知何人附入。其太玄圖旁、范望序末及玄首、玄測之首尾,凡附記九條,卷末又有一跋,均不署名氏。考序后附記,稱近時林瑀。瑀與賈昌朝同時,則此九條當出北宋人手。又王涯《說玄》之末附題一行云,右迪功郎充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張實校勘,則附記或出於實歟?其釋文一卷亦不著名氏。考鄭樵《通志·太玄經釋文》一卷亦林瑀撰。疑實刊是書時,并以涯之說、瑀之釋文冠於編首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經學博采錄:12卷 瓶廬詩稿:8卷 歷代山陵考:2卷 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林廣記:十卷 後集十卷 文木山房集:6卷 奚鐵生西谿泛雨圖卷 歷代壽考名臣錄 桂林梁先生遺書:6卷,附年譜 金文分域編:21卷 洪範說:2卷 滄洲紀事:1卷 欽定續文獻通考:250卷 蒼生司命:8卷,首1卷 雍益集:1卷 平宋録:3卷 東漢文鑑:20卷 閨麗艷情尺牘:二卷附閨秀手札 國語:二十一卷 岳陽風土記:1卷 桐柏縣志:八卷,首一卷 素心簃集:文集4卷,附補遺,詩集2卷 壺園雜著 北山樓集 宋稗類鈔:4卷 宗教律諸家演派:1卷 [道光]白蒲鎮志:10卷 歷仕錄:1卷 節義寶卷:1卷 伊川擊壞集:20卷 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159卷 清漣文鈔:12卷 元英先生詩集:10卷 無悔詩詞合存:詩1卷,詞1卷 清夜錄:1卷 說硯:1卷 修真六書:9卷 豫夫文稿:2卷 左文襄公書牘節要:26卷 史記:130卷 宋書:100卷 馬太史匡菴集:18卷 皇甫持正文集:6卷 皇朝經世文續編:120卷 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八卷,八十回 聊齋志異遺稿:4卷 一切經音義:100卷,續10卷 長清縣志:[道光]:16卷,卷首4卷,卷末2卷 泰山紀勝:1卷 甘新逰蹤彙編 禽經:1卷 道言內外:6卷 出行寶鏡:1卷,圖:1卷 船山公年譜:2編 梁溪旅稿二編:2卷 清代徵獻類編:29卷 籌算蒙課(《矩齋籌算六種》之一) 澹生堂藏書約:1卷 淳化祕閣法帖考正:12卷 來南錄:1卷 顏氏家訓:7卷,附注補倂重校1卷,注補正1卷,壬子年重校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