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局程文
书名《太醫局程文》
书名 太医局程文
作者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子部>醫家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時考試醫學之制也。其命題有六,一曰墨義,試以記問之博;二曰脈義,試以察脈之精;三曰大義,試以天地之奧與臟腑之源;四曰論方,試以古人制方佐輔之法;五曰假令,試以證候方治之宜;六曰運氣,試以一歲陰陽客主與人身感應之理。考《宋史》,醫學初隸太常寺,元豐間始置提舉判局,設三科以教之,曰方脈科、針科、瘍科。凡方脈以《素問》、《難經》、《脈經》為大經,以《巢氏病源》、《龍樹論》、《千金翼方》為小經,針科、瘍科則去《脈經》而增《三部針灸經》。常以春試,學生愿與者聽。迨崇寧間,改隸國子監;分上舍、內舍、外舍。其考試法,第一場問三經大義五道。次場方脈及臨證運氣各二道,針科、瘍科試小經大義三道,運氣二道。三場假令治病法三道。中格高等,為尚藥局醫師以下職。乾道中罷局而存御醫諸科,后更不置局,僅存醫學科。淳熙中又稍變其制焉。此太醫局系紹熙二年后所置,程文以墨義為第一道,較舊制又稍異矣。其裒為一集,不知何人所編,世亦別無傳本。今從《永樂大典》中排纂,得墨義九道,脈義六道,大義三十七道,論方八道,假令十八道,運氣九道,謹厘次為九卷。其文皆通貫三經,及三部針灸之法,暨金石之品,草木之性,辨析精微,足資啟發。蓋有宋一代,於醫學最為留意,自皇祐中於古來經方脈論皆命孫兆、林億、高保衡等校刊頒行,垂為程式。故學者沿波討流,各得以專門名家。觀於是編,可以見當時討論之詳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皇朝欽定書目錄一卷 廣川書跋十卷 紫泥日記一卷 禮記音義隱一卷 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黃帝素問靈樞合纂)三卷 范氏奇書二十種六十七卷 芥隱筆記一卷附續釋常談 孟子字義疏證三卷 宋景濂先生未刻集二卷 詩說一卷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一卷 泉齋簡端錄十二卷 醫寄伏陰論二卷 西北域記一卷 四書古註羣義彙解九種九十四卷 上蔡先生語錄(上蔡語錄)三卷 饒南九三府總圖說一卷 西學啟蒙十六種 酌中志餘不分卷 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四卷 懷德縣志十六卷 讀易私言一卷 董華亭書畫錄一卷 亦秀閣藏書目錄一卷 楓山集四卷附録一卷 至游子二卷 吳中人物志十三卷 同治六年丁卯科並補行咸豐十一年辛酉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荔枝譜一卷 習學記言序目五十卷 陳白陽花卉精白不分卷 說文校字記一卷 尚書今古文集解三十卷附校勘記一卷 經穴摘要附虛勞論治 [民國]重修彭山縣志八卷 本草醫方合編 趙汝績 石經閣集六種 嘉善入泮題名録不分卷 弘治十七年浙江鄉試録不分卷 極玄集參二卷 林下清錄 西樵遊覽記十四卷 毅齋詩集別錄一卷家傳一卷 大乘楞伽經唯識論(破色心論)一卷 愛日齋叢鈔五卷 孝經注疏校勘記三卷釋文校勘記一卷 補桐小草不分卷 劉賓客文集三十卷 桐栢縣一卷 造硫強水法一卷 張氏簡明要言 中興禦侮錄二卷 風后握奇經一卷握奇經續圖一卷八陣總述一卷 [乾隆]陸涼州志六卷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恩科浙江鄉試卷一卷 敬恕堂詩存六卷 [江西龍南]林氏族譜不分卷 道光十一年辛卯恩科山東鄉試朱卷一卷 洪範正論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