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书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书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作者陳師文
版本两淮监政采进本
分类子部>醫家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舊本題宋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等奉敕編。案王應麟《玉海》云,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晁公武《讀書志》云,大觀中,詔通醫刊正藥局方書,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馀方。又《讀書后志》曰,《太醫局方》十卷,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制藥鬻之,仍摹本傳於世。是大觀之本實因神宗時舊本重修,故公武有校正增損之語也。然此本止十四門,而方乃七百八十八。考《玉海》又載,紹興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本藥方頒諸略。此本以太平惠民為名,是紹興所頒之監本,非大觀之舊矣。其中又有寶慶、淳祐續添諸方,更在紹興之后。兼附《用藥總論指南》三卷,皆從《圖經本草》抄撮增入,亦不知何時所加。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和劑局方》其后時有增補,殆指此類歟?戴良《九靈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傳》曰,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窮晝夜是習,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茍將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必也素難諸經乎?又稱震亨得羅知悌之學以歸,諸醫泥陳、裴之學者,聞其言,大驚而笑且排。及治許謙末疾良驗,笑且排者始皆心服。是此書盛行於宋、元之間,至《震亨局方》發揮出,而醫學始一變也。又岳珂《桯史》曰,《和劑局方》乃當時精集諸家名方,凡幾經名醫之手,至提領以從官內臣參校,可謂精矣。然其間差訛者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凡用藥二十九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云,此方只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乾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后,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說而考之,信然。如此之類,必多有之云云。是并不能無所舛誤矣。然歷代相傳專門禁方,多在是焉,在用者詳審而已。必因噎而廢食,則又一偏之見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曉讀書齋雜錄八卷 曾國藩等致閻敬銘函稿 寶德堂詩鈔十卷附存二卷 繪圖俠義風月傳四卷 歸愚文鈔十二卷 增注八銘塾鈔二集 杭郡庠得表忠觀原碑記事詩 續資治通鑑長編撮要一百八卷 歷代河防類要六卷 玉井山館筆記一卷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八十卷目錄二卷附錄一卷年譜一卷 文中子十卷 得天居士集六卷 朝鮮國王李昑謝恩表 昭君怨琴譜一卷 金匱心典三卷 春秋左傳五十卷列國圖說一卷 [光緒二十三年春季]大清搢紳全書四卷 [傅氏抄校書]六種 明夷待訪錄一卷 新鐫批評繡像秘本定情人十六回 春秋說略十二卷 扶桑兩月記一卷 司銓奏草八卷 元史藝文志四卷 官場現形記五編六十卷 訂譌雜錄十卷 嶧峒集 甌香館集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靖逆記二卷附二篇 春秋左傳釋人十二卷附錄一卷 史記索隱三十卷 水經注圖四十卷補一卷 重修宣和博古圖錄三十卷 孔叢二卷 粧樓摘艷十卷 紅雪樓九種曲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印雪軒隨筆四卷 女英傳四卷 傳經表一卷通經表一卷 國朝全閩詩錄初集二十一卷續十一卷 養素堂文集三十五卷首一卷 續碑傳集八十六卷首二卷 蘇平仲文集十六卷 欽定續通典一百五十卷 嶽麓詩鈔三十五卷詞鈔一卷賦鈔三卷 武陵山人遺書十種 端谿硯史三卷 談天十八卷首一卷表一卷 草堂詩餘四集十七卷 老老恒言五卷 閱微草堂筆記五種二十四卷 重刊校正笠澤叢書四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皇極經世六十卷觀物外編二卷前編一卷皇極經世總圖一卷 文苑匯雋二十四卷 懷清堂集二十卷首一卷 海寧陳相國八十述懷詩 禮記增訂旁訓六卷 國朝正雅集一百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