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方
书名《博濟方》
书名 博济方
作者王袞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子部>醫家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王袞撰。袞,太原人。其仕履未詳,惟郎簡原序稱其嘗為錢塘酒官而已。此書諸家書目皆著錄,惟《宋史·藝文志》、陳振孫《書錄解題》俱作三卷,晁公武《讀書志》作五卷,稍有不同。蓋三五字形相近,傳寫者有一訛也。公武又稱袞於慶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馀方,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今案袞自序有云,向侍家君之任滑臺,道次得疾,遇醫之庸者,妄投湯劑,疾竟不瘳。據此,則官滑臺者乃袞之父,而公武即以為袞,殊為失考。袞又言,博采禁方逾二十載,所得方論凡七千馀道,因於中擇其尤精要者得五百馀首。而公武乃云家藏七十馀方,則又傳寫之誤也。原書久無傳本,惟《永樂大典》內載有其文。裒輯編次,共得三百五十馀方。視袞序所稱五百首者,尚存十之七。謹分立三十五類,依次排比,從《讀書志》之目,厘為五卷。其中方藥,多他書所未備,今雖不盡可施用,而當時實著有奇效,足為醫家觸類旁通之助。惟頗好奇異,往往雜以方術家言。如論服杏仁,則云彭祖、夏姬、商山四皓煉杏仁為丹,王子晉服四十年而騰空,丁令威服二十年而身飛,此類殊誕妄不足信。今故取服食諸法,編附卷末,以著其謬。俾讀者知所持擇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有真意齋詩鈔五卷 有真意齋詩不分卷 正誼堂外集十卷(紅犀館詩課八卷、舟山倡和詩、海山分韻詩各一卷) 六一山房詩集十卷 六一山房詩續集十卷 正誼堂文集二十四卷附行狀一卷 幸草亭詩稿二卷 幸草亭詩鈔二卷 味道堂詩文稿不分卷 琴鶴山房殘稿二卷 琴鶴山房遺稿八卷 琴鶴山房文鈔不分卷 琴鶴山房駢體文鈔一卷 舊山樓詩錄一卷 林屋紀游詩一卷 桐西書屋詩鈔一卷文鈔一卷 鵲泉山館集八卷 鵲泉山館集八卷 鵲泉山館集八卷 鵲泉山館集六卷 錫山書屋詩鈔五卷詞鈔一卷 白香亭詩存一卷 白香亭詩集二卷和陶詩一卷 白香亭詩集二卷和陶詩一卷 聽雨樓雪樵詩存二卷 南有吟亭詩草二卷 雪樵遺稿(聽雨樓雪樵遺稿)五卷 寄魂谷詩草十二卷 昭如女子詩鈔一卷 杜鵑集不分卷 三君子堂詩存五卷 獻璞堂詩草二卷 浣花吟館小草二卷 忍默恕退之齋詩鈔四卷求是齋甲申詩草一卷 忍默恕退之齋文集一卷 無定雲庵詩集一卷詞集一卷 李念南詩集不分卷 李子瑾文錄二卷 念香館遺稿一卷試帖一卷 完璞齋吟薇閣喬梓詩集合稿二卷 退思詩文存二卷 退思文存一卷 榮寶堂詩鈔一卷 禪定集詩草四卷 訒庵遺稿一卷 鶴儕軒詩草八卷 東觀室遺稿一卷 杕左堂自娛集二卷 尋源詩草一卷 臥梅廬詩存二卷 迂齋詩鈔八卷附詞一卷 澂懷閣吟稿一卷 紀瑞堂詩草一卷 自知齋詩稿四卷附詞一卷 自知齋詩集九卷詞一卷 髯翁詩稿不分卷 棣華吟館詩集四卷 南湖詩集十一卷附冰壺詞六卷芙蓉碣傳奇二卷 南湖詩集八卷 鐵笛樓詩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