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
书名《近思錄》
书名 近思录
作者呂祖謙|朱熹
版本直隶总督采进本
分类子部>儒家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朱子與呂祖謙同撰。案年譜,是書成於淳熙二年,朱子年四十六矣。書前有朱子題詞曰:淳熙乙未之夏,東萊呂伯恭來自東陽。過余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相與讀周子、程子、張子之書,嘆其廣大宏博,若無津涯,而懼夫初學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取其關於大體、而切於日用者,以為此編云云。是其書與呂祖謙同定,朱子固自著之,且并載祖謙題詞。又《晦菴集》中有乙未八月與祖謙一書,又有丙申與祖謙一書,戊戌與祖謙一書,皆商榷改定《近思錄》,灼然可證。《宋史·藝文志》尚并題朱熹、呂祖謙類編。后來講學家力爭門戶,務黜眾說而定一尊,遂沒祖謙之名,但稱《朱子近思錄》,非其實也。書凡六百六十二條,分十四門,實為后來性理諸書之祖。然朱子之學,大旨主於格物窮理,由博反約,根株六經,而參觀百氏,原未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故題詞有曰:窮鄉晚進,有志於學,誠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門而入矣。然后求諸四君子之全書,以致其博而返諸約焉,庶乎其有以盡得之。若憚煩勞,安簡便,以為取足於此而止,則非纂集此書之意,然則四子之言且不以此十四卷為限,亦豈教人株守是編,而一切圣經賢傳束之高閣哉!又呂祖謙題詞,論首列陰陽性命之故曰:后出晚進,於義理之本原雖未容驟語,茍茫然不識其梗概,則亦何所底。列之篇端,特使知其名義,有所向往而已。至於馀卷所載講學之方,日用躬行之實,自有科級。循是而進,自卑升高,自近及遠,庶不失纂集之旨。若乃厭卑近而騖高遠,躐等凌節,流於空虛,迄無所依據,則豈所謂近思者耶?其言著明深切,尤足藥連篇累牘,動談未有天地以前者矣。其《集解》則朱子歿后葉采所補作。淳熙十二年,采官朝奉郎,監登聞鼓院,兼景獻府教授時,嘗赍進於朝。前有進表及自序。采字仲圭,號平巖,建安人。其序謂悉本朱子舊注,參以《升堂記聞》及諸儒辨論,有略闕者,乃出臆說。又舉其大旨,著於各卷之下,凡閱三十年而后成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鼇齋日記不分卷(清同治五年至八年) 琴龢館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八年,光緒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 洪鈞日記不分卷(清同治九年至十年 光緒二年至四年 七年至十三年 十八年至十九年) 杏花春雨館日記不分卷 簡園日記存鈔不分卷(清光緒十三年至十九年) 抑抑齋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 戊戌日記一卷(清光緒二十四年) 郎亭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十年) 道西齋日記二卷(清光緒十三年) 道西齋日記二卷(清光緒十三年) 道西齋日記二卷(清光緒十三年) 龍門書院讞書日記不分卷(同治七年至光緒七年) 絳芸館省身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十年至光緒八年) 聰泉居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十年至光緒二十一年) 積矩齊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 無逸寓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 大義從軍躬行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六年) 光緒庚子辛丑日記不分卷(光緒二十六至二十七年) 庚辛顧氏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六至二十七年) 環遊日記一卷(清光緒二十七年) 東瀛觀兵記事一卷(清光緒二十七年) 東瀛觀兵記事一卷(清光緒二十七年) 珠泉草廬日記不分卷(清宣統元年) 甘元煥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元年至四年 十一年至十三年 十七年至二十三年) 請纓日記十卷(清光緒八年至十一年) 顧肇熙日記不分卷 問津日錄不分卷(清光緒三年至四年) 吉林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六年至十一年) 王雪徵日記不分卷 金溎生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元年 三年至光緒三年) 粟香室日記四十二卷(清光緒四年至民國八年) 入都日記一卷(清光緒十三年) 秋鐙課詩之星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年至三十年) 侍疾日記一卷(清光緒二年) 王子獻先生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年至十六年十九年至二十年 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 丁丑寓保日記一卷(清光緒三年) 西征日記不分卷(光緒三年至光緒四年) 厚庵公日記一卷粵遊日記一卷(清光緒三年至四年) 西行日記一卷(民國元年) 心清室日記不分卷 葉徇予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九年至十一年) 寄寵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聞見日記不分卷(清同治三年至四年) 惜分陰室日記一卷(清同治六年至七年) 寸草堂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十一年至十三年) 奧簃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元年至十年 光緒二十四年) 蕙修庵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十一年至十六年 十九年至二十三年) 㥶庵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十七年至十八年) 壽愷堂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廿五年至三十年) 藝風老人日記不分卷(光緒十四年至民國七年) 南行日記一卷 交軺隨筆不分卷(清光緒十一年) 俄程日記二卷附懲齋日記一卷 俄程日記二卷(清光緒二十年至二十一年) 黔軺記程不分卷 祥麟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十五年至十六年 二十四年) 烏里雅蘇臺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十五年至十六年) 使閩雜誌不分卷(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七年) 奉使朝鮮日記一卷(清光緒十六年) 補忘畧草一卷(清光緒十六年 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