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志
书名《姑蘇志》
书名 姑苏志
作者王鏊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王鏊撰。鏊有《史馀》,已著錄。蘇州自宋范成大、明盧熊二《志》后,纂輯久闕。弘治中吳寬嘗與張習、都穆續修未竟,惟遺稿僅存。后廣東林世遠為蘇州守,以其事屬鏊。鏊乃與郡人杜啟、祝允明、蔡羽、文璧等共相討論,發凡舉例,咸本於寬,而芟繁訂訛,多所更益,凡八月而書成。首列沿革、守令、科第三表,自沿革、分野以下分為三十一門,而人物門中又分子目十三。繁簡得中,考核精當。在明人地志之中,猶為近古。陳繼儒《見聞錄》,稱鏊修志時,以楊循吉喜謠諑,不欲與之同局。志成,遣使送之循吉。循吉方櫛沐,不暇抽看,但顧簽票,云“不通不通”。使者還述其語。鏊以問之,循吉曰:“府志修於我朝,原當以蘇州名志。姑蘇,吳王臺名也,以此志名可乎?”鏊始大服云云。然考鏊自序,紀其初修志時,有“欲屬諸楊儀部,而楊儀部固辭”之語。是鏊未嘗擯去循吉,不與共事。繼儒所載,恐不足信。至志書題古地名,自宋代已有是例。核以名實,良有未安。無論是言之真偽,其說要不為無理,固不必曲為鏊諱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先考誼卿府君(譚日鈞)行述一卷 伊甫府君(錢志澄)行述一卷 伊甫府君(錢志澄)行述一卷 毛太君徽音集一卷 戊午輓言錄一卷附錄一卷 觀貞老人壽序錄一卷 觀貞老人哀輓錄二卷 凋芳錄一卷 壬申輓言錄二卷補遺一卷 顯考靖道府君(黃嗣東)行狀一卷 鯉庭獻壽圖題詠集(蘇淵泉)二卷 葉桂年行狀一卷 唐安瀾哀輓錄一卷 先府君(朱鎮)行畧一卷 花夫人哀輓錄一卷 蔡節母楊太君哀輓錄一卷 泣珠集(黃雨珠)二卷 旌表烈婦錄(胡品霞)四卷 詒煒集五卷 詒煒集五卷 詒煒集五卷 謝家福行述一卷 劉師母韓恭人(德玉)家傳一卷 項錦三先生(仕升)墓表一卷 姚君松泉(肇瀛)家傳一卷 蔣無爲史館奏牘一卷 潛齋尚書六十賜壽圖四卷 追悼長沙張文達公(百熙)祭文詩聯彙志一卷 長沙張文達公榮哀錄四卷 顯考允孫府君(湯沅宜)行述一卷 汪母秦太夫人行述一卷 潛叜先生(唐錫晉)行狀一卷附碑誌傳一卷 清太守曉秋徐公(彭齡)哀恩錄不分卷 清兩廣總督山東巡撫袁公(樹勳)神道碑一卷 楚薌(貽穀)六旬唱和詩不分卷 有清徵士本生顯考梯雲府君(李邦黻)哀思錄一卷 百尺梧桐閣(趙光榮)壽言匯錄一卷 王母張太夫人七十壽言錄一卷 唐舜卿事畧一卷 太傅先府君(陳寶琛)行述一卷 亡姬馬絳芸小傳一卷 先考梅溆府君(黃宗瓊)行述一卷 曹沅行述一卷 簣齋府君(張佩綸)行述一卷 張佩綸墓表一卷墓誌銘一卷 繼妻王夫人事述一卷 清故江蘇候補通判署理阜寧縣知縣阮君(本焱)墓誌銘一卷 李公幼梅(輔燿)行述一卷 陳母丁太夫人七十壽言一卷 丁淑人行述一卷 清故湖南提學使吳府君(慶坻)墓誌銘一卷附吳母花夫人傳一卷 馮譽驄行述一卷 顯祖考姚府君(松筠)行述一卷 馮公(德材)行狀一卷 閔蘿姑輓集一卷 國史羅閣學公(長祐)列傳一卷 顯考冠卿府君(葉伯英)行狀一卷 亡姬傅緗芸小傳一卷 先府君(黃國瑾)行畧一卷 王仁堪傳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