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錄
书名《剡錄》
书名 剡录
作者高似孫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高似孫撰。似孫字續古,號疏寮,馀姚人。淳熙十一年進士,歷官校書郎,出倅徽州,遷守處州。陳振孫《書錄解題》稱,似孫為館職時,上《韓侂胄生日詩》九首,每首皆暗用錫字,寓“九錫”之意,為清議所不齒。知處州尤貪酷,其讀書以奧僻為博,以怪澀為奇,至有甚可笑者。就中詩猶可觀。周密《癸辛雜識》亦記其守處州日,私挾官妓洪渠事,其人品蓋無足道。其詩有《疏寮小集》,尚傳於世,而文則不少概見。此書乃其所作《嵊縣志》也。嵊為漢剡縣地,故名曰《剡錄》。前有嘉定甲戌似孫自序,及嘉定乙亥嵊縣令史之安序,蓋成於甲戌而刊於乙亥,故所題先后差一年。其書首為縣紀年,次為城境圖;次為官治志,附以令丞簿尉題名;次為社志、學志,附以進士題名;次為寮驛、樓亭、放生池、版圖、兵籍;次為山水志;次為先賢傳;次為古奇跡、古阡;次為書;次為文;次為詩;次為畫;次為紙;次為古物;次為物外記;次為草木禽魚。徵引極為該洽,唐以前佚事遺文,頗賴以存。其先賢傳,每事必注其所據之書,可為地志紀人物之法。其山水記,仿酈道元《水經注》例,脈絡井然,而風景如睹,亦可為地志紀山水之法。統核全書,皆序述有法,簡潔古雅,迥在后來武功諸志之上,殊不見其怪澀可笑。陳振孫云云,殆不可解。豈其他文奇僻,又異於此書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梁谿遺稿二卷補編一卷附錄一卷 梁谿遺稿二卷補遺二卷 誠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續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 誠齋先生南海集八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目錄四卷 楊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別集二卷附錄一卷 楊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別集二卷附錄一卷 誠齋集(楊誠齋集)一百二十卷 誠齋集(楊誠齋集)一百二十卷 誠集七十卷 誠齋集一百二十七卷附錄一卷 誠齋集一百三十五卷目錄三卷 楊文節公詩文全集(誠齋文集四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楊文節公詩集四十二卷誠齋文節先生錦繡策二卷) 楊文節公詩文全集(誠齋文集四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楊文節公詩集四十二卷誠齋文節先生錦繡策二卷) 楊誠齋集六十八卷 退休集不分卷 誠齋詩集(誠齋集)四十二卷 誠齋詩集(誠齋集)四十二卷 誠齋詩集(誠齋集)四十二卷 誠齋詩集十六卷 誠齋詩集十六卷 誠齋詩集十六卷 楊誠齋詩集十卷 楊誠齋詩集十卷 楊廷秀七律鈔一卷 誠齋江湖集鈔一卷 荆溪集鈔一卷 西歸集鈔一卷 南海集鈔一卷 朝天集鈔一卷 朝天續集鈔一卷 江東集鈔一卷 江西道院集鈔一卷 退休集鈔一卷 誠齋詩鈔不分卷 誠齋詩鈔不分卷 誠齋集補鈔一卷 誠齋詩選一卷 批點分類誠齋先生文膾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 批點分類誠齋先生文膾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 批點分類誠齋先生文膾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 誠齋尺牘八卷 楊誠齋稿一卷 新刊廬陵誠齋楊萬里先生錦繡策(錦繡策)不分卷 新刊廬陵誠齋楊萬里先生錦繡策(錦繡策)不分卷 誠齋先生錦繡策四卷 宋廬陵誠齋楊先生錦繡策一卷 誠齋策問二卷附校勘記一卷校勘續記一卷 宮敎集十二卷 宮敎集十二卷 宮敎集十二卷 宮敎集十二卷 義豐文集(義豐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