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雜記
书名《東家雜記》
书名 东家杂记
作者孔傳
版本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分类史部>傳記類>圣賢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孔傳撰。傳字世文,至圣四十七代孫。建炎初,隨孔端友南渡,遂流寓衢州。紹興中,官至右朝議大夫,知撫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封仙源縣開國男。是編成於紹興甲辰。上卷分九類。曰《姓譜》,曰《先圣誕辰諱日》,曰《母顏氏》,曰《娶亓官氏》,曰《追封謚號》,曰《歷代崇封》,曰《嗣襲封爵沿改》,曰《改衍圣公》,曰《鄉官》。下卷分十二類。曰《先圣廟》,曰《手植檜》,曰《杏壇》,曰《后殿》,曰《先圣小影》,曰《廟柏》,曰《廟中古碑》,曰《本朝御制碑》,曰《廟外古跡》,曰《齊國公墓》,曰《祖林古跡》,曰《林中古碑》。其時去古未遠,舊跡多存。傳又生長仙源,事皆目睹,故所記特為簡核。前有《孔子生年月日考異》一篇,末題“淳祐十一年辛亥秋九月戊午朔去疾謹書”。末有《南渡廟記》一篇,題“寶祐二年二月甲子汝騰謹記”。二人宋宗室子,故皆不署姓。去疾稱舊有《尹梅津跋》,此本無之,而后有淳熙元年《葉夢得跋》。蓋三篇皆重刻所續入也。去疾《考》中歷駁諸家之誤,而以為春秋用夏正,定孔子生於十月二十一日,卒於四月十八日。其說殊謬。殆由是時理宗崇重道學,胡安國傳方盛行,故去疾據以為說歟。錢曾《讀書敏求記》曰:壬戌冬日,葉九來過芳草堂,云有宋槧本《東家雜記》,因假借繕寫。此書為先圣四十七代孫孔傳所編。首列《杏壇圖說》,記夫子車從出國東門,因觀杏壇,歷級而上,顧弟子曰:“茲魯將臧文仲誓將之壇也。”睹物思人,命瑟而歌。其歌曰:“暑往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考諸家琴史俱失載,附錄於此。詳其語意,未知果為夫子之歌否也云云。案此歌偽妄,不辨而明。曾乃語若存疑,蓋其平生過尊宋本之失。然曾云三卷,此本實二卷。曾云首列《杏壇圖說》,此本《杏壇》為下卷第三篇,且有說無圖,亦無此歌。不知曾所見者又何本也。其或誤記歟。──右“傳記類”圣賢之屬,二部、七卷,皆文淵閣著錄。(案:以上所錄,皆圣跡也。以《存目》之中有諸賢之敘錄,名統於一,故總標曰《圣賢》。)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新刻四書圖要二卷 藍戶部集二十六卷 續幸存錄一卷 因論一卷 劉滄詩集(晚唐劉滄詩、劉滄詩)一卷 禹貢說一卷 南澗甲乙稿二十二卷 夢松軒訂正綱鑑玉衡七十二卷 玉簫女兩世姻緣一卷 篋衍集十二卷 李太白匹配金錢記雜劇一卷 錢塘韋先生文集十八卷附錄一卷 御定康熙字典十二集三十六卷總目一卷檢字一卷辨似一卷等韻一卷補遺一卷備考一卷 賓退錄十卷 操礮法不分卷 唐韻二卷 西廂記四卷 種芋法一卷 劍氣 周禮註疏四十二卷 馬西如詩集三卷 籌算七卷 春秋比事二十卷 新刻茶具圖贊一卷 大乘三聚懺悔經一卷 王半偈題跋一卷 十二子全書 多雲館稿八卷 尊道堂詩鈔八卷別集六卷 稼墨軒詩集九卷文集一卷外集二卷 江南聞見錄一卷 明山書院私志二卷 濠叟古今體詩二卷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一百二十卷 歷代帝王法帖釋文考異十卷 周秦名字解故附錄一卷 繫傳(說文繫傳)四十卷(說文解字通釋三十卷部敍二卷通論三卷祛妄一卷類聚一卷錯綜一卷疑義一卷系述一卷) 南潯鎭志十二卷首一志 山海經十八卷 疎寮小集一卷補遺一卷 易裨傳一卷外篇一卷 捕河廳光緒二十四年咨辦工程咨銷圖 御覽闕史(唐闕史)二卷 淮安藝文志十卷 談古偶錄二卷 測繪淺說一卷 文江酬唱一卷 海鄰尺素一卷 醫學從衆錄八卷 新增願體集 藍氏五修族譜世系四卷世次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增補萬寶全書三十卷 陰子翼先生日記三卷(清光十□年) 弇雅堂詩話一卷 種義園詩草一卷 補農書(楊園先生補農書)二卷 麻城歌四回 熹廟拾遺雜咏一卷 [民國]永福縣志四卷 萬廣州全集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