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臣奏議
书名《諸臣奏議》
书名 诸臣奏议
作者趙汝愚
版本浙江巡抚采进本
分类史部>詔令奏議類>奏議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趙汝愚編。前有淳熙十三年札子,稱嘗備數三館,獲觀秘府四庫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載忠臣良士便宜章奏。收拾編綴,殆千馀卷。文字紛亂,疲於檢閱。自假守閩郡,輒因政事之暇,因事為目,以類分次。而去其復重與不合者,猶馀數百卷。釐為百馀門。始自建隆,迄於靖康,推尋幾月,粗見本末。若非芟繁舉要,恐勞乙夜之觀。欲更於其間擇其至精至要,尤切於治道者,每繕寫十卷,一次投進。又有淳祐庚戌《史季溫序》,稱其開端於閩郡,奏書於錦城。是其經歷歲時,屢經簡汰,乃成是編。故其去取頗不茍。自稱上可以知時事之得失、言路之通塞,下可以備有司之故實。其大旨以備史氏之闕遺,非夸飾也。凡分《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學》、《禮樂》、《賞刑》、《財賦》、《兵制》、《方域》、《邊防》、《總議》十二門。子目一百一十四。每篇之末,各附注其人所居之官,與奏進之年月,亦極詳核。其奏札《自序》及《史季溫序》,皆稱《名臣奏議》。而此本題曰《諸臣奏議》。豈以中有丁謂、秦檜諸人而改其名歟?案《朱子語錄》云:趙子直要分門編奏議。先生曰:只是逐人編好。因論舊編精義,逐人編自始終有意。今一齊節去,更拆散了,不見其全意矣云云。今此集仍以門分,不以人分,不用朱子之說。蓋以人而分,可以綜括生平,盡其人之是非得失,為論世者計也。以事而分,可以參考古今,盡其事之沿革利弊,為經世者計也。平心而論,汝愚所見者大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太原縣志六卷 續釋常談一卷 蘇悉地羯羅經四卷 墨經一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復初齋集外詩二十四卷集外文四卷 東里草堂詩鈔一卷 玉樓春四卷二十四回 訓女三字文一卷 龍舟會(川劇)一卷 出三藏記集十五卷 婦人集補一卷 李中麓閒居集十二卷 范文正集二十卷別集四卷補編五卷 庸菴集十四卷 青櫺山房詩鈔十一卷附壽詩一卷 補園賸藳二卷 也居山房文集八卷詩集十卷 歸震川文粹五卷 [光緒]保安縣志畧二卷 白蘇齋集一卷中郎集一卷 冬心雜記六卷 行狀一卷 蘇談一卷 朗吟詩草三卷 章恭毅公(綸)年譜一卷 敬恕堂存稿不分卷 書筌一卷 天壤閣集不分卷 朱子年譜四卷考異四卷附錄朱子論學切要語二卷附校勘記三卷 監國紀年一卷 內閣藏書目錄八卷 農學階梯 小隱書全帖一卷 行在陽秋二卷 古香鈔一卷 蝦夷紀畧一卷 孫毅菴奏議二卷 珍珠囊指掌補遺藥性賦四卷 新鍥會元湯先生評林弇州文選四卷 江蘇教育總會會員姓名住址録 鼎鍥徽池雅調南北官腔樂府點板曲響大明春六卷 懷古田舍詩鈔一卷 玉臺書史一卷 續齊諧記一卷 荀子二十卷 樞垣載筆不分卷 [湖南湘鄉]上湘劉氏家譜六卷首一卷 陶學士先生文集二十卷附事蹟一卷 聞湖志稿二十卷首一卷 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後集十卷法帖題跋三卷 道統錄二卷附錄一卷 星巖甲集二卷乙集四卷丙集十卷丁集五卷閏集一卷戊集四卷 薌門遺稿二卷 雪履齋筆記一卷 蕭茂挺集一卷 解惑編二卷 餐花吟館詞鈔七卷 [民國]南豐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