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詔令集
书名《唐大詔令集》
书名 唐大诏令集
作者宋敏求
版本编修朱筠家藏本
分类史部>詔令奏議類>詔令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宋敏求編。敏求字次道,趙州平棘人,參知政事綬之子,進士及第,官至史館修撰、龍圖閣直學士,事跡具《宋史》本傳。敏求嘗預修《唐書》,又私撰唐武宗以下實錄一百四十八卷,於唐代史事,最為諳悉。此集乃本其父綬手輯之本,重加緒正,為三十類。熙寧三年自為之序,稱繕寫成編,會忤權解職。顧翰墨無所事,第取唐詔令目其集而弆藏之云云。蓋其以封還李定詞頭,由知制誥罷奉朝請時也。其書世無刊本。輾轉鈔傳,訛誤頗甚。中闕卷第十四至二十四、八十七至九十八,凡二十三卷。參校諸本皆同。其脫佚蓋已久矣。唐有天下三百年,號令文章,粲然明備。敏求父子復為裒輯編類,使一代高文典冊,眉列掌示,頗足以資考據。其中不盡可解者。如裴度門下侍郎彰義軍節度使宣慰等使制。據《舊唐書》,其文乃令狐楚所草。制出后,度請改制內“翦其類”為“革其志”,改“更張琴瑟”為“近輟樞衡”,改“煩我臺席”為“授以成算”,憲宗從之,楚亦因此罷內職,是當時宣布者即度奏改之辭。今此集所載,尚仍楚原文,不從改本,未詳何故。又寶歷元年冊尊號赦書。據《敬宗本紀》,時李紳貶官,李逢吉等不欲紳量移,乃於赦書節文內但言左降官已經量移者量移近處,不言未量移者宜與量移。翰林學士上疏論列,帝命追赦書添改之。今此集所載,只及赦罪一條,而無左降官量移之文,疑亦有所佚脫。又《舊唐書》所載詔旨最多。今取以相較,其大半已入此集,而亦有遺落未載者。如紀號則改元天祐詔。除授則尹思貞御史大夫、李光弼兵馬副元帥諸制。追贈則張說贈太師,楊綰、顏真卿、李絳贈司徒,郭曖贈太傅,鄭朗贈司空,田布贈仆射諸詔。優禮則杜佑、蕭俛致仕諸詔。獎勸則勞解琬、獎李朝隱、褒美令狐彰、獎伊西北庭二鎮諸詔。謫降則王毛仲、韓皋、呂渭、張又新、李續之、熊望貶官諸詔。誅竄則決殺長孫昕,流裴景仙、裴茂諸敕。皆關朝廷舉措之大者,而此集并闕而不登。以敏求博洽,不應疏於搜采。或即在散佚之中,亦未可定也。然唐朝實錄,今既無存。其詔誥命令之得以考見者,實藉有是書,亦可稱典故之淵海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筆花醫鏡四卷 論衡三十卷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增評加批金玉緣圖說十六卷首一卷一百二十回 增評加批金玉緣圖說一百二十卷 齊民要術十卷 農學初階 圖像水黃牛經合併大全二卷駝經一卷 農產制造學二卷 青江修方案證四卷 太醫院校注婦人良方大全二十四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大般涅槃經疏三十六卷 南本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諸子彙函二十六卷 聖諭像解二十卷 妙法蓮華經科註 妙法蓮華經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一卷附錄一卷 徑中徑又徑徵義三卷首一卷 御纂醫宗金鑑九十卷首一卷 御纂醫宗金鑑九十卷首一卷 御纂醫宗金鑑九十卷首一卷 妙法蓮華經七卷 時方歌括二卷 增補本草原始十二卷 增補本草備要八卷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御纂醫宗金鑑九十卷首一卷 御纂醫宗金鑑九十卷首一卷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 淨土十疑論一卷 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 善思童子經二卷 持世經四卷 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 醫學三字經四卷 [三國演義]□□卷 南本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 傷寒論淺注補正七卷首一卷 南本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 南本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 大集須彌藏經二卷 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 集大乘相論二卷六十頌如理論一卷大乘二十頌論一卷佛母般若圓集要義論二卷 宗鏡錄一百卷 弘明集十四卷 酉陽雜俎續集十卷 應試唐詩類釋十九卷 蘭山課業風騷補編不分卷 續古文辭類纂三十四卷 瀛海探驪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