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原流
书名《音韻原流》
书名 音韵原流
作者潘咸
版本河南巡抚采进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潘咸撰。咸有《易蓍圖說》,已著錄。其書分三部。一曰《倉沮元韻》,凡三十六卷。分《翁》、《鴦》、《罌》、《安》、《阿》、《丫》、《衣》、《埃》、《烏》、《隈》、《謳》、《爊》、《諳》、《屋》、《堊》、《搤》、《遏》、《匼》一十八韻,而以其翕音、辟音謂之諧字,以其本音、轉音謂之分音。一曰《詩騷通韻》,一曰《中都雅韻》,各十卷,亦以十八韻分合之。《元韻》又有《卷首》二卷,《通韻》、《雅韻》亦各有《卷首》一卷。大抵皆以意杜撰,戾於古而乖於今。其敘述古韻源流,如魏李登《聲類》、周颙《四聲》,《隋志》僅列其名,《唐志》已不著錄,而咸云獨得見之,其書皆分《東》、《陽》、《耕》、《真》、《寒》、《侵》、《覃》、《支》、《佳》、《魚》、《蕭》、《歌》、《尤》十三類。陸法言之《切韻》、孫愐之《唐韻》,今皆不傳,惟愐之音切尚散見徐鉉所校《說文》中,而咸亦云獨得見之,共二百六部,為法言所分,其獨用、通用為愐所定,多與今不同。韓愈著作,班班可考,獨不聞其有何韻書,而咸云獨見韓愈《唐韻》,其同用、獨用與今《廣韻》同。又列《禮部韻略》、毛晃《增韻》、劉淵《平水韻》於陳彭年《廣韻》之前,而謂《廣韻》比《禮部韻略》多數部,又謂丁度《集韻》分七音,《東部》首“公”不首“東”。核以諸書,亦不相合。蓋鄉曲之士,不知古書之存亡,姑以意說之而已。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貴池二妙集:47卷 劍俠傳:4卷 淮南鴻烈解:21卷 撫豫宣化錄:四卷 太平天國革命文物圖錄續編 西清硯譜:二十四卷 度隴記:四卷 明遺民錄:48卷 捐監執照:[清咸豐七年] 望堂金石:初集39種,二集18種 王氏通譜:106卷,首2卷 詩品二十四則:1卷 蛻岩詞:二卷,附校記 檜庭吟藳:1卷 呂晚村詩集 老解老:1卷 賡縵堂詩集:4卷 洞靈小志:8卷 賈長沙集:1卷 說文舉例:7卷 奏定學堂章程:[不分卷] 投轄錄 粵西瑣記:1卷 諭旨恭錄:[光緒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 光山熊氏族譜:4卷 學詩指南:2卷 簠齋藏古冊目並題記:[1卷] 韓非子:20卷 吳門畫舫錄 浣玉軒集:4卷 柴氏西湖百詠:二卷 觀空詩稿古芸書屋詩草合刊 屈宋古音義:3卷 空同子:1卷 七俱胝佛母所說凖提陀羅尼經會釋:3卷 胡端敏公奏議:10卷,校勘記:10卷 大清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時憲書 荀子考異:24卷 瀛環志略:10卷 松翁賸稿:2卷 蔡松坡先生年譜:[1卷] 學庸示掌 清史百詠:1卷 歷代統紀表:13卷, 附,歷代帝王年表,14卷 本朝名媛詩鈔:六卷 胡子知言:六卷,疑義一卷,附錄一卷 中俄協商文件 三江考 慈溪石步葉氏宗譜:24卷 皇朝貞孝節烈文編 南湖集:10卷,附錄3卷 雲泉詩集:一卷 [道光]觀城縣志:十卷,卷首一卷 詞苑叢談:12卷 獻醜集:1卷 新校注古本西廂記:六卷 司空表聖文集:10卷,詩3卷,附錄1卷,校記1卷 漫游文草:5卷 鐵嶺縣志:2卷 子華子: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