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學通指
书名《韻學通指》
书名 韵学通指
作者毛先舒
版本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毛先舒撰。是編與柴紹炳《古韻通》、沈謙《詞韻》同時而出。三人本相友善,故兼舉二家之說。其得失離合亦略相等。如謂“風”字可以入《侵韻》,非《東韻》之字全可入《侵》。“舒”字可以入支韻,非《魚韻》之字全可入支。謂古韻之差等有三,今韻之差等有四。所見皆視前人為確。惟所稱沈約韻、孫愐韻及唐人韻入聲表、孫愐二百六部、唐人一百七部之說,則多無依據,以意為之。夫沈約四聲久佚,不必言矣(語詳《韻經》條下)。孫愐《唐韻》惟《廣韻》之首僅存其《序》。徐鉉校正《說文》,僅存其反切。書則久佚,又安得以宋人韻目為司法本書。且二百六部之分,據其末則陳彭年等之書,有《廣韻》可考。原其初則沈約之舊,有約集諸詩賦可考。孫愐但增加其字,補綴其注,并無分部之說。忽舉而歸之於愐,古無典記也。至其同用、獨用之注,在唐則許敬宗所定,見封演《聞見記》。在宋則賈昌朝移并窄韻十三部,見《東齋記事》,亦見《玉海》。自昌朝以前,無一百七部之說也。又唐人程試則用官韻,自為詠歌則多用私韻。如《東》與《冬》、《鍾》為二部,官韻也。其他如孟浩然《田家元日》詩、杜甫《雨晴》詩、魏兼恕《送張兵曹赴營田》詩之類,皆近體律詩、以《東》、《冬》、《鍾》通押,則私韻也。《蕭》、《宵》、《肴》、《豪》為三部,官韻也。李商隱《送從翁赴東川尚書幕》詩之類,亦五言長律,以《蕭》、《宵》、《肴》、《豪》通押,則私韻也。“畫”字在《卦部》,官韻也,李商隱《無題》詩與“衩”同押;“婦”字在《有部》,官韻也,白居易《琵琶行》與“故”同押:亦皆私韻也。是其時自程試以外,韻原不一,安有所謂遍考唐人無不合於一百七部者哉?尤可異者,上、下平聲五十七部,有入者三十四,無入者二十三,自唐以來,絕無異說,至明葉秉敬作《韻表》,始以后世方音割裂分配,使部部有入。先舒祖其說而小損益之,乃標曰《唐人韻入聲表》,則不但考之不詳,并依托古人,如郭正域之沈約《韻經》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平等閣詩話:2卷 印存初集:四卷 左繡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 泰州志:[道光]:36卷,首1卷 聊齋文集:2卷 焦氏類林:8卷 西征紀程:4卷 清開國史料考:6卷 千甓亭磚錄:6卷,續錄4卷 讀書續記:7卷 月河精舍叢鈔:5種 隨如白詠:1卷 魯迅詩稿 詞綜補遺:20卷 新出繪圖安祿山全傳:4卷40回 雨蒼館論道錄 中西度量權衡表:1卷 新版峩山圖志:不分卷 農經酌雅:2卷 南唐董源夏山圖卷 旌卹永昌忠烈錄 匏翁家藏集:七十七卷,補遺一卷 行軍測繪:10卷,卷首1卷 通州直隸州志:16卷,卷首1卷,卷末1卷 曾文正公手書日記 楊園先生全集:54卷 盛澤張氏遺稿錄:存四種 解州安邑縣志:[乾隆]: 16卷,首1卷 古體文經術文選:不分卷 國立北京大學職教員錄 說文揭原:2卷 芸香館遺詩:2卷 虛直軒文集:10卷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2卷  風流自賞:16卷 芝軒集:1卷 魯媿尹集 興文縣志:[四川]:6卷,卷首1卷 急就篇:1卷 韓王二公遺事 白下愚園集:八卷 宗徒列傳 法學通論 孟子八十課 纓溪集 法苑珠林:120卷 慎齋集:4卷 東洋史要:2卷 唐才子傳:10卷 故唐律疏議:30卷,附釋文 [康熙]平溪衛志書:不分卷 虞氏易候:1卷 蔣氏家訓:1卷 木犀軒叢書:25種 律詩四辨:4卷 章實齋劄記:乙卯1卷,丙辰1卷 御製盛京賦 心巢文錄:2卷 遐菴彚稿:3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