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五音韻譜
书名《說文解字五音韻譜》
书名 说文解字五音韵谱
作者李燾
版本通行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字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李燾撰。燾字仁父。《桯史》云:“一字子真。”號巽嚴,丹棱人。紹興八年進士,官至敷文閣學士。贈光祿大夫,謚文簡(案《文獻通考》作謚文定)。事跡具《宋史》本傳。初,徐鍇作《說文韻譜》十卷,音訓簡略,粗便檢閱而已,非改許慎本書也。燾乃取《說文》而顛倒之。其初稿以《類篇》次序,於每部之中易其字數之先后,而部分未移。后復改從《集韻》,移自一至亥之部為自東至甲。《說文》舊第,遂蕩然無遺。考徐鍇《說文系傳》仿《易·序卦傳》例,作《部敘》二篇,述五百四十部以次相承之故,雖不免有所牽合,而古人學有淵源,要必有說,未可以臆見紛更。又徐鉉新附之字,本非許慎原文。一概混淆,亦乖體例。后人援引,往往以鉉說為慎說,實燾之由。其中惟《手部》“捴”字徐鉉作“許歸切”一條,能糾本書之謬。其馀如“”字本作“似醉切”,乃改為“房九切”;“苜”字本“模結切”,乃改為“徒結切”;又“臤”字本“苦閑切”,乃改為“邱耕切”:則多所竄亂。《說文》《酉部》有“酓”。字,音“咽嗛切”,而燾刪去不載,則有所遺漏。甚至“犛”字本“里之切”,而誤作“莫交切”;“氂”字本“莫交切”,而誤作“里之切”:顛倒錯亂,全乖其本義、本音,尤為疏舛。顧其書易於省覽,故流俗盛行。明人刊《文獻通考》,又偶佚此書標題,而連綴其前后《序》文於徐鍇《系傳》條下,世遂不知燾有此書。明陳大科作《序》,竟誤以為許慎舊本。茅溱作《韻譜本義》,遂推闡許慎《說文》所以始於“東”字之意,殊為附會。顧炎武博極群書,而所作《日知錄》,亦曰:“《說文》原本次第不可見。今以四聲列者,徐鉉等所定也。”是雖知非許慎書,而又以燾之所編誤歸徐鉉。信乎考古之難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找家谱请移步:家谱族谱查询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湛然尊者始終心要解 蘭邑慎言堂四書正文:不分卷 紅雪詞甲集:2卷,乙集2卷,詞餘1卷 嶺南荔枝譜:六卷 南宮縣志:[民國]:26卷 范忠貞公全集:5卷 鄉射直節 啟禎野乘:16卷 籌濟編:三十二卷,卷首一卷 靈鶼閣叢書 新增格古要論:13卷 影印宋磧砂藏經樣本:不分卷 八代詩精華錄箋註:不分卷 養正庸言釋義:2卷 七巧圖 榮祭酒遺文:1卷 明史雜詠:上、下卷 我法集:2卷 天祿閣外史:8卷 老子道德經:2卷 詩式 明人尺牘:4卷,國朝尺牘6卷 新編説唱顛倒影詞全傳:4卷 春秋左氏傳義注:1卷 龍經疑龍:3卷,撼龍統說1卷 月河精舍叢鈔:4種 解州平陸縣志:[乾隆]:16卷,首1卷 大日本維新史:2卷 弧三角平視法:1卷 民法概論講義:第一總則編 緒論6章 本論5章 潁州志:[嘉靖]:2卷 仙居志:[光緒] 文選:60卷 涼州異物志:1卷 定例成案合鐫:30卷,續增不分卷 嘯月樓詩集:7卷 簠齋藏古目 西漚試帖輯註:2卷 游厯日本圖經:30卷 性理大全書:七十卷 後性理吟:1卷 南濠詩話:1卷 佩文齋詠物詩選:486卷 泊齋續筆 陸軍部協參領顧君(臧)事略:1卷 川藏遊蹤彙編 稗史集傳:一卷 松窗雜錄:1卷 王徵士詩:8卷 新鐫批評出像通俗演義禪真後史:53回 常昭各鄉都圖:1卷 曲中九友詩:1卷 墨經:1卷 (民國浭陽)趙氏西門統譜:7卷 石室祕寶 纖志志餘:1卷 上海圖書館館藏紡織印染圖書目錄 藁城縣志續補:[光緒]:11卷 文鏡秘府論 日講四書解義:二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