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注古音略
书名《轉注古音略》
书名 转注古音略
作者楊慎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楊慎撰。是書前有《自序》,大旨謂《毛詩》、《楚詞》有葉韻,其實不越《保氏》轉注之法。《易經疏》云“賁有七音”,始發其例。宋吳才老作《韻補》,始有成編。學者知葉韻自葉韻,轉注自轉注,是猶知二五而不知十也。考葉韻之說始於沈重《毛詩音義》(見《經典釋文》)。后顏師古注《漢書》,李善注《文選》,并襲用之。后人之稱葉韻,自此而誤,然與六書之轉注則渺不相涉。慎書仍用葉韻之說,而移易其名於轉注,是朝三暮四改為朝四暮三也。如《四江》之“釭”字,《說文》云:“從金,工聲。”“{窗心}”字,《說文》云:“從穴,聲。”則“釭”讀“工”,“{窗心}”讀“”,皆其本音,無所謂轉,亦安所用其注乎?姑即就慎書論之,所注轉音,亦多舛誤。如《二冬》之“龍”字,引《周禮》“龍勒雜色”,謂當轉入《三江》。不知《玉人》“上公用龍”,鄭司農云“龍當為尨”;而《左傳》“狐裘尨茸”,即《詩》之“狐裘蒙戎”。則尨當從龍轉,龍不當作“莫江反”也。又如《蒸韻》之《朋》字,慎引《逸詩》“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謂當轉入《一東》。不知“弓”古音“肱”,有《小戎》、《采綠》、《閟宮》及《楚詞·九歌》諸條可證。則“弓”當從“朋”轉,“朋”不當讀為“蓬”也。如此之類,皆昧於古音之本。以其引證頗博,亦有足供考證者,故顧炎武作《唐韻正》猶有取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鐡龛诗存四卷附诗余一卷 玉峰遗稿 歇庵诗存 南溪山房诗草 繁绘园自纪诗 繁绘园诗草 觉花园文集 苷园诗录 绣桥诗词存稿 绣桥诗词存稿 悔庵诗词钞 问聃杂俎 梦云私语诗词集 闻妙香室遗稿 擞竹草 虚心室吟偶存 遯庵诗稿一卷团绿山房诗余一卷 植八杉斋诗钞 高云卿遗稿 劳谦室文集 劳谦室诗集 禅灵老人文集 蜀游集 碧衡馆集 颇间园诗草 蜀尤诗文拾遗集 金庐山房诗草 定慧生盦诗集 吟香室遗诗 洞天山房诗稿 王介山集 偶吟记宁集 王友庵诗文集 双清集 梧荫轩文钞六卷诗钞二卷求愧怍笔记三卷骈体文钞一卷附梧荫楼藏书图咏集一卷 忆蓉室诗草 德宗景皇帝御制文 德宗御制诗文集 程先甲文 程一夔文乙集四卷诗集□卷 程一夔文甲集八卷续编四卷文乙集编四卷 程一夔文甲集三编四卷文乙集三编四卷千一斋外集十卷游陇集六卷 程一夔文甲集八卷续集三卷文乙集四卷续集四卷诗甲集四卷诗乙集六卷词一卷 槐楼诗钞 庚子消夏录 小来禽馆诗稿 追述戊戌政变杂咏 仲安遗草 仲安遗草 甬山堂诗集 讴风诗文初集 古欢室诗集 秋绮轩遗诗 惕斋文集 鹤巢诗存 饶壮勇公遗书 通议公书信遗墨 耐庵文存 绿漪草堂文集 绿漪草堂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