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廣韻
书名《重修廣韻》
书名 重修广韵
作者陳彭年
版本两淮马裕家藏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韻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陳彭年、邱雍等奉敕撰。初,隋陸法言以呂靜等六家韻書各有乖互,因與劉臻、顏之推、魏淵、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八人撰為《切韻》五卷。書成於仁壽元年。唐儀鳳二年,長孫訥言為之注。后郭知玄、關亮、薛峋、王仁煦、祝尚邱遞有增加。天寶十載,陳州司法孫愐重為刊定,改名《唐韻》。后嚴寶文、裴務齊、陳道固又各有添字。宋景德四年,以舊本偏旁差訛,傳寫漏落,又注解未備,乃命重修。大中祥符四年書成,賜名《大宋重修廣韻》,即是書也。舊本不題撰人。以丁度《集韻》考之,知為彭年、雍等爾。其書二百六韻,仍陸氏之舊,所收凡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字。考唐《封演聞見記》,載陸法言《韻》凡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字,則所增凡一萬四千三十六字矣。此本為蘇州張士俊從宋槧翻雕,中間已闕欽宗諱,蓋建炎以后重刊。朱彝尊序之,力斥劉淵《韻》合《殷》於《文》、合《隱》於《吻》、合《焮》於《問》之非。然此本實合《殷》、《隱》、《焮》於《文》、《吻》、《問》,彝尊未及檢也。注文凡一十九萬一千六百九十二字,較舊本為詳,而冗漫頗甚。如“公”字之下載姓氏至千馀言,殊乏翦裁。“東”字之下稱東宮得臣為齊大夫,亦多紕繆。考孫愐《唐韻序》,稱異聞、奇怪、傳說、姓氏、原由、土地、物產、山河、草木、禽獸、蟲魚備載其間,已極蔓引。彭年等又從而益之,宜為丁度之所議。潘耒《序》乃以注文繁復為可貴,是將以韻書為類書也。著書各有體例,豈可以便於剽剟,遂推為善本哉?流傳既久,存以備韻書之源流可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踈菴先生率意稿二卷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補遺一卷 重續千字文二卷 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長短句三卷 崔育之楷書墨蹟不分卷 廣博物志五十卷 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四十六卷總案四十五卷 納蘭詞五卷補遺一卷 膳夫經一卷 [乾隆]續耀州志十一卷 [欽定二十四史] 鐵網珊瑚三編 四十賢人集(屠酤集)一卷 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 月令粹編二十四卷圖說一卷 今世說八卷 此君園文集三十卷 水心文集二十九卷 破愁吟 [光緒]泗水縣志十五卷首一卷 脈經十卷 克虜伯礟準心法一卷 杜工部集二十卷首一卷 琵琶記三卷釋義一卷 思益堂集詩六卷文二卷詞一卷日劄十卷 割圓勾股八線表 甘肅鄉試硃卷不分卷 史通削繁四卷 中博聞錄四卷附錄一卷 悔餘詩稿八種三十卷 廣清凉傳三卷 存悔齋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 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首四卷總目二卷 清涼山志八卷 諸佛菩薩妙相名號經咒不分卷 學山堂印譜四卷 述古叢鈔四集 彚纂詩法度鍼三十三卷首一卷 京氏易傳三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 弦雪居重訂遵生八牋十九卷 兩淮鹽務意見書一卷 儒教正宗二卷 全謝山文鈔十六卷 盧抱經增校詩攷四卷 說文解字注三十卷六書音均表二卷 [光緒]聞喜縣志斠三卷首一卷 裘文達公文集六卷補遺一卷詩集十八卷奏議一卷 詩疑義釋二卷 東坡集八十四卷目錄二卷 吳詩集覽二十卷 四子詩錄四卷 淮南鴻烈解二十八卷 韓子二十卷附錄一卷 古玉圖考一卷 龍岡山人文鈔十卷紫藤花室駢體文鈔四卷龍岡山人詩鈔十八卷古今體詩鈔二卷 慶曆小題文行遠集 [康熙]南皮縣志八卷首一卷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詩韻釋略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