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經字樣
书名《九經字樣》
书名 九经字样
作者唐玄度|玄度
版本两淮马裕家藏本
分类經部>小學類>字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唐唐玄度撰。玄度里籍未詳。惟據此書,知其開成中官翰林待詔。考《唐會要》稱:“大和七年二月,敕唐玄度覆定石經字體。十二月,敕於國子監講論堂兩廊創立石《九經》。”玄度《字樣》,蓋作於是時,凡四百二十一字,依仿《五經文字》為七十六部。前載開成二年八月牒云:“準大和七年十二月敕覆《九經》字體者。今所詳覆,多依司業張參《五經文字》為準。諸經之中,別有疑闕,古今體異,隸變不同。如總據《說文》,則古體驚俗。若依近代文字,或傳寫乖訛。今與校勘官同商較是非,取其適中。纂錄《新加九經字樣》一卷,請附於《五經文字》之末。”蓋二書相輔而行。當時即列石壁《九經》之后。明嘉靖乙卯地震,二書同石經并損闕焉。近時馬曰璐得宋拓本而刊之,猶屬完善。其間傳寫失真及校者意改,往往不免。今更依石刻殘碑,詳加覆訂,各以案語附之下方。《五經文字》音訓多本陸德明《經典釋文》,或注某反或注音某。玄度時避言“反”字,無同音字可注者,則云某平某上,就四聲之轉以表其音。是又二書義例之異云爾。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朱子學的二卷 元詩選六卷補遺一卷 留書種閣集九種 尚書辨疑一卷 庚子北京事變紀略不分卷 美史紀事本末八卷 肄業要覽一卷 爾雅三卷 方正學先生遜志齋集二十四卷 新刻異說綠牡丹六卷六十四回 荆駝逸史 吾學錄初編二十四卷 紅門寺八齣 [光緒丁酉科]湖北鄉試硃卷一卷 萬一樓集五十六卷續集六卷外集十卷 國朝先正事略六十卷 秣陵集六卷 全本禮記體註十卷 江西考古錄十卷 夢花雜志五卷 天方三字經注解淺說不分卷 續泉匯元集三卷亨集三卷刊集三卷貞集五卷補遺二卷 呻吟語六卷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 新刻戴氏鼠璞二卷 壯悔堂文集十卷 澹靜齋全集七種 樊川詩集四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補遺一卷 擊磬錄一卷 春秋左氏古經十二卷五十凡一卷 延釐堂集九卷 楊文憲公升庵先生[愼]年譜一卷 東坡題跋二卷 陳書三十六卷 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二十卷 憑山閣增輯留青新集三十卷 二十二子(二十二子彙函) 梅花小隱廬詩詞二卷 新刻世史類編四十五卷首一卷 荀子二十卷 [光緒]永平府志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醫學摘粹五種 文心雕龍十卷 廣雁蕩山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新鐫批評出像通俗演義禪真後史八卷五十三回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四卷 墨子經說解二卷 南華經解一卷 歷代職官表六卷 皇朝經世文續編一百二十卷 芳汀詞一卷遊皖草一卷 鮑明遠集十卷 宋名家詞六十一種 元史氏族表三卷元史藝文志四卷 麗廔叢書 占候六壬遁法不分卷 鎮撫事宜五卷 四書類考三十卷 印雪軒詩稿一卷 [光緒]海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