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呂闡微
书名《律呂闡微》
书名 律吕阐微
作者江永
版本两江总督采进本
分类經部>樂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江永撰。是書引圣祖仁皇帝論樂五條為《皇言定聲》一卷,冠全書之首。而御制《律呂正義》五卷,永實未之見,故於西人五線、六名、八形號、三遲速,多不能解。其作書大旨,則以明鄭世子載堉為宗。惟方圓周徑用密率起算,則與之微異。載堉之書,后人多未得其意,或妄加評騭。今考載堉命黃鐘為一尺者,假一尺以起句股開方之率,非於九寸之管有所益也。其言“黃鐘之律長九寸,縱黍為分之九寸也,寸皆九分,凡八十一分,是為律本。黃鐘之度長十寸,橫黍為分之十寸也,寸皆十分,凡百分,是為度母。縱黍之律,橫黍之度,名數雖異,分劑實同”,語最明晰。而昧者猶執九寸以辨之,不亦惑乎?《考工記》:“栗氏為量,內方尺而圜其外。”則圓徑與方斜同數。方求斜術與等邊句股形求弦等,今命內方一尺為黃鐘之長,則句股皆為一尺。各自乘并之,開方得弦為內方之斜,即外圓之徑,亦即蕤賓倍律之率。蓋方圓相函之理,方之內圓得外圓之半,其外圓必得內圓之倍;圓之內方得外方之半,其外方亦必得內方之倍。今圓內方邊一尺,其冪一百;外方邊二尺,其冪四百。若以內方邊一尺求斜,則必置一尺自乘而倍之以開方。是方斜之冪二百,得內方之倍,外方之半矣。蕤賓倍律之冪,得黃鐘正律之倍,倍律之半。是以圓內方為黃鐘正律之率,外方為黃鐘倍律之率,則方斜即蕤賓倍律之率也。於是以句乘之,開平方得南呂倍律之率。以股再乘之,開立方得應鐘倍律之率。既得應鐘,則各律皆以黃鐘正數十寸乘之為實,以應鐘倍數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矣。其以句股乘、除、開方所得之律,較舊律僅差毫釐而稍贏,而左右相生,可以解往而不返之疑。且十二律周徑不同,而半黃鐘與正黃鐘相應,亦可以解同徑之黃鐘不與半黃鐘應而與半太蔟應之疑。永於載堉之書,疏通證明,具有條理。而以蕤賓倍律之率生夾鐘一法,又能補原書所未備。惟其於開平方得南呂之法,知以四率比例解之,而開立方得應鐘法則未能得其立法之根而暢言之。蓋連比例四率之理,一率自乘,用四率再乘之,與二率自乘、再乘之數等。今以黃正為首率,應倍為二率,無倍為三率,南倍為四率,則黃正自乘,又以南倍乘之,開立方即得二率,為應鐘倍律之率也。其實載堉之意,欲使仲呂返生黃鐘,故以黃正為首率,黃倍為末率。依十二律長短之次,列十三率,則應鐘為二率,南呂為四率,蕤賓為七率也。其乘、除、開平方、立方等術皆連比例相求之理,而特以方圓、句股之說隱其立法之根,故永有所不覺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華國編唐賦二卷 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彙雋六卷 李卓吾先生讀升菴集二十卷 養正韻語一卷 唐詩三百首註疏六卷 麉澞薈錄十二卷 山海經十八卷 皇明史竊一百五卷 [崇禎]太倉州志十五卷 富強叢書正集七十七種續集一百二十一種 西瓜寶卷一卷 春秋四傳三十八卷綱領一卷提要一卷列國東坡圖說一卷春秋二十國年表一卷諸國興廢說一卷 鹿門集三卷拾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 紅雪樓九種曲十三卷 詩經八卷 薛文清公行實錄五卷 退庵賸稿一卷 武經三書彙解四卷 客問條答一卷 字類標韻六卷 容齋隨筆十六卷續筆十六卷三筆十六卷四筆十六卷五筆十六卷 玉溪生詩箋註三卷 三輔黃圖一卷三輔黃圖新校正序 抱朴子外篇二卷 達生編三卷 華亭二家詩詞三卷 契蓮先生駢體文二卷 說文解字注三十卷附六書音均表二卷汲古閣說文訂一卷 飲食大全不分卷 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經略洪承疇奏對筆記二卷 寄傲山房塾課纂輯禮記全文備旨十一卷 南史八十卷 驗方新編十六卷 管韓合刻管子二十四卷韓非子二十卷 [嘉靖]餘姚縣志十七卷 繙譯米利堅志四卷 戒溺女圖說不分卷 大清新法令十三類附錄三種 澤存堂五種 周易四卷 全真清玄濟鍊鐵鏆施食全集一卷 尺五莊餞春詩薈一卷尺五莊餞春圖題詞一卷 儀禮圖六卷 文館詞林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御撰資治通鑑綱目三編二十卷 新刊五百家註音辯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七經孟子考文並補遺二百卷 儀禮十七卷 周易十卷上下篇義一卷易五賛一卷筮儀一卷易說綱領一卷 韓詩外傳校注十卷補遺一卷 鄭學彙函九種 南宋文錄錄二十四卷 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 二柳村庄吟社詩二卷 靈素提要淺注十二卷 文選六十卷 水雲樓詞二卷續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