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本義匯參
书名《四書本義匯參》
书名 四书本义汇参
作者王步青
版本赞善韦谦恒家藏本
分类經部>四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王步青撰。步青字漢階,或自書曰罕皆,以同音相代也。號已山,金壇人。雍正癸卯進士,官翰林院檢討。是書凡《大學》三卷、《附》一卷,《中庸》七卷、《附》一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大旨據《章句集注》斷諸家之是非,而引朱子《或問》、《語類》、《文集》及元、明以來之講章,條分縷析,為之證佐。於語脈字義,推闡頗詳。在近時講章之中,尚較為切實。考古無《四書》之名,其名實始於朱子。朱子注《詩》、注《易》,未必遽凌跨漢唐。至詮解《四書》,則實亦無逾朱子。故自明以來,科舉之學以朱子為斷。然圣賢立訓以垂教,非以資后人之辨說為作語錄計也。即朱子《章句集注》亦以明圣賢之道,非以資后人之揣摩為取科第計也。是書乃以場屋八比之法,計較得失,斯已逐影而失形矣。其發凡中病汪份刪纂《四書大全》,參取閻若璩、顧炎武之說,或與朱子相左。是未考漢學、宋學各有源流。至於贗本《或問小注》,明知其依托朱子,而有意模棱。殆慮一斥其偽,即不能假朱子之名鉗伏眾論,故存為疑案,不欲顯言。不知其說可取,不必以贗本而廢之;其書非真,亦不必以其說可取并諱其贗本。是是非非,常以其書為斷,不必定使其書出朱子而后謂之是也。是又門戶之見未能盡化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資治通鑑地理今釋十六卷 [江蘇吳縣]吳趨汪氏支譜十卷首一卷 千林行者語錄三卷 陳書三十六卷 禁扁五卷 欽定戶部則例一百三十四卷總類一卷 三十九種藏書(道書三十九種) 史通削繁四卷 音學五書三十八卷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一卷 信芳閣詩草四卷詩餘一卷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卷外集十卷 史記一百三十卷附補一卷 綿竹縣鄉土志不分卷 固有草堂擬古 面城樓叢刻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三百五十卷補遺十卷 李傅相手諭旅順諸將書 安雅堂未刻稿八卷 鑑止水齋書目不分卷 廣雅補疏四卷 草堂詩餘五卷 [光緒三十年夏季]新增爵秩全覽 五代史七十四卷 曾文正公日記 周禮六卷 畫學心印八卷 亦政堂重修宣和博古圖錄三十卷 鐵橋漫稿八卷 水經注圖一卷漢志釋地略一卷 國朝詩别裁集三十六卷 改良巴九寨 風雨樓秘笈留真 岐嶺贈言集一卷 經典釋文三十卷附考證三十卷 唐詩三百首注疏六卷 麐楥詞 考信錄提要二卷 節俠記二卷三十一出 鴛鴦湖櫂歌一卷 禮記二十卷 乙酉科考試試差人員名單 閨閣雜詠 大般涅槃經四十卷 賦學指南十卷二集六卷 看蠶詞一卷 杜工部集二十卷 郎潛紀聞十四卷三筆十二卷 宋詩鈔初集 桐城吳先生全書二種 古香齋鑒賞袖珍史記一百三十卷 [乾隆]高苑縣志十卷 [康熙]壺關縣志四卷 說詩紀事三卷 支雅二卷 廣西梧州府知府劉君墓志銘一卷 熱學圖說二卷 千金翼方三十卷 琴史六卷 易翼說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