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見聖編
书名《三經見聖編》
书名 三经见圣编
作者譚貞默
版本江苏巡抚采进本
分类經部>四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譚貞默撰。貞默字梁生,別號埽菴,嘉興人。崇禎戊辰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是編前有《自序》,結銜稱“敕掌國子監整理祭器書籍等務”,而不言祭酒。《明史·職官志》亦無此稱,蓋明人杜撰之文也。其《序》稱“《六經》無非孔經,而《論語》為著。子思子之書,今名《中庸》、《大學》者,實一《中庸》,統稱《孔經編》。《孟子》七篇則曰《孟經編》”,又言“《論語》,子夏述也。《中庸》,子思繼《論語》而作也。《大學》即《中庸》之后小半也。《孟子》,繼《中庸》而作也。《中庸》‘天命之謂性’三句接《論語》‘知命’。章,明是釋詁《論語》。讀‘予懷明德’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不膠自連。讀‘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而《孟子》‘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不呼自應。今之所謂《四書》,實三書也”云云,說殊穿鑿。至其詮釋支離,類皆因言求事。如以《論語》“孝弟”章為有子譏刺三家,“巧言”章為孔子評論老聃,皆率其胸臆,務與程朱牴牾,可謂敢為異說者矣。卷中或稱“默案”,或自稱“譚子”,體例亦叢雜不一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闕里文獻考一百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隨園詩草八卷附錄一卷 彭剛直公奏稿八卷詩集八卷 寄園詩存不分卷 春秋旁訓辨體合訂四卷春秋提要一卷讀春秋一卷 太平御覽一千卷目錄十五卷 [嘉靖]仁和縣志十四卷 太常袁公行略一卷 蘇甘居士詩稿一卷 繹志十九卷 春秋四傳三十八卷春秋提要一卷春秋二十國年表一卷春秋諸國興廢說一卷 [萬曆]閩都記三十三卷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懷芬館詩鈔四卷 結緣一卷 詩經審鵠要解六卷 悟真篇約註三卷周易參同契脈望三卷讀參同契雜義一卷 勤餘文牘六卷東溟校伍錄二卷學廬自鏡六卷 性命圭旨四卷 春秋傳三十卷 文廟祀位 曾文正公書札二十八卷 六書本義十二卷 王菉友著述九種 荀子二十卷首一卷 水經注四十卷 庚辰集五卷 [光緒]雷波廳志三十六卷首一卷 晚晴堂稿八卷 二如亭群芳譜三十卷首一卷 大成通志十八卷首二卷 六家詩名物疏五十五卷提要三卷 易經體註大全四卷 孟子七卷 禹貢譜二卷 灌園未定稿二卷 說文段注撰要九卷 粹論不分卷 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四書經註集證十九卷 基督教會綱領一卷 讀書雜志十種八十二卷餘編二卷 辟疆園杜詩注解五言律十二卷 觀象玩占五十卷 大清光緒二十三年歲次丁酉時憲書不分卷 惠濟河輯說四卷首一卷 四川選拔貢卷不分卷(宣統己酉科) 國粹學報不分卷 山居雜志二十三種四十一卷 光緒會計録三卷 蘇文忠公詩集五十卷目錄二卷 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 復堂類集 奏摺譜一卷 香喦禪室詩集一卷 數表一卷 [道光]廣東通志三百三十四卷首一卷 [嘉慶]禹城縣志十二卷 周易廣義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