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稗
书名《經稗》
书名 经稗
作者鄭方坤
版本福建巡抚采进本
分类經部>五經總義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鄭方坤撰。方坤字則厚,號荔鄉,建安人。雍正癸卯進士,官至兗州府知府。是編雜采前人說經之文,凡《易》、《書》、《詩》、《春秋》各一卷,三《禮》共一卷,《四書》共一卷。以多摭諸說部之中,故名曰“稗言”,猶正史之外別有稗官耳。漢代傳經,專門授受,自師承以外,罕肯旁徵。故治此經者,不通諸別經。即一經之中,此師之訓故,亦不通諸別師之訓故。專而不雜,故得精通。自鄭玄淹貫六藝,參互鉤稽,旁及緯書,亦多采摭。言考證之學者自是始。宋代諸儒,惟朱子窮究典籍,其馀研求經義者,大抵斷之以理,不甚觀書。故其時博學之徒,多從而探索舊文,網羅遺佚,舉古義以補其闕。於是漢儒考證之學,遂散見雜家筆記之內。宋洪邁、王應麟諸人,明楊慎、焦竑諸人,國朝顧炎武、閻若璩諸人,其尤著者也。夫窮經之要在於講明大義,得立教之精意,原不以搜求奇秘為長。然有時名物訓詁之不明,事跡時地之不考,遂有憑臆空談,乖圣人之本旨者。諸人於漢學放失之馀,捃摭而存一線,亦未始非餼羊之遺也。顧諸家無談經之專書,篇帙紛繁,頗難尋檢。方坤能薈稡眾說,部居州分,於考核之功深為有裨。特錄存之,亦朱子注《中庸》不廢沈括《夢溪筆談》之意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忘荃書:十卷 愚菴小集:15卷 香祖筆記:12卷 通鑒紀事本末:二百三十九卷 藝海珠塵 五言飛鳥集 陵陽先生集:4卷 金石萃編校字記 傳古別錄:1卷 小學鉤沈:19卷 行素軒時文 爵秩全覽:同治庚午春季 上清天寶齋初夜儀:一卷 畫引:一卷 聖門釋非錄:5卷 燈下閑談:2卷 攻媿集:112卷 漢鐃歌釋文箋正 廣註孟子讀本 倭文端公遺書:10種 周易經義:3卷 續幽怪錄:四卷 孝經注:一卷 女侠傳 西崑詶唱集:2卷 笛倚樓詩:1卷 閩中金石志:十四卷 北戶錄:3卷,附校勘記1卷 南雷文案:10卷,外卷1卷,吾悔集4卷,撰杖集1卷,劉子行狀2卷,南雷詩曆3卷 欽定光祿寺則例:104卷 正德十一年陝西鄉試録 成唯識論學記:8卷 演說文:1卷 進呈鷹論:1卷 古伴柳亭初稿:4卷 作朋集:3卷 附錄 1卷 貞觀公私畫史:1卷 大廣益會玉篇:30卷 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 金栗山房詩續鈔:3卷 衆僚友喜賞浣花溪:1卷 各國交涉公法論:16卷 奢摩他室曲叢第一集三種:3卷 溧水縣志:[光緒]:22卷,首1卷 璜涇志略 同亭宴傳奇:一卷 南沙文集:八卷 子略:4卷目:1卷 畫眉筆談:一卷 學爲人詩 龍山縣志:16卷,卷首1卷 墨經:1卷 春秋占筮書:3卷 古文評註補正:10卷 大名府志:[正統]:10卷 陳氏安瀾園記:1卷 頑潭詩話:2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中俄界約斠注:6卷,附帕米爾分界私議1卷,中俄界線簡明說1卷 華陰縣志:[乾隆]:22卷卷首 1卷 稽瑞樓書目: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