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春秋揆》 |
| 书名 | 春秋揆 |
| 作者 | 黄道周 |
| 版本 | 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 分类 | 經部>春秋類 |
| 下落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 内容 | 明黃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錄。是書以天人之故,若表之於晷景。《春秋》以天治人,故以《揆》名書,通為一篇。其說謂:“揆者,晷也,表晷也。日南則其晷陰,日北則其晷陽。揆之則於其景也。宣公之三年景中也,僖公之十七年而景乃南,襄公之十年而景乃北。景南者極近,景北者極遠。”又謂“《春秋》之紀二百四十有二,其三之八十有一,兩之一百二十。自文王受命之年以及仲尼之沒,參之而得七,兩之而得五。文王以四千三百二十年為春秋,仲尼以三千六百年為春秋。五文王之春秋,有五文王者出。六仲尼之春秋,有六仲尼者出。十一大圣人者,以行其二統,而天地為再開辟”云云。蓋以《皇極經世》之學說《春秋》,自三《傳》以來,未之前聞。即邵子亦未發此義也。道周《禮記》諸傳,雖不必盡當於本旨,而借《經》抒論,於人事猶有所裨。此則真無用之數學,不能以道周之故,曲為之說矣。 |
| 说明 | 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
| 影印 | 检索其他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