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傳辨疑
书名《春秋三傳辨疑》
书名 春秋三传辨疑
作者程端學
版本永乐大典本
分类經部>春秋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程端學撰。是書以攻駁三《傳》為主。凡端學以為可疑者,皆摘錄《經》文、《傳》文而疏辨於下。大抵先存一必欲廢《傳》之心,而百計以求其瑕颣。求之不得,則以不可信一語概之。蓋不信三《傳》之說創於啖助、趙匡(案韓愈《贈盧仝》詩,有“《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終始”之句,仝與啖、趙同時,蓋亦宗二家之說者。以所作《春秋摘微》已佚,故今據現存之書惟稱啖、趙),其后析為三派。孫復《尊王發微》以下,棄《傳》而不駁《傳》者也;劉敞《春秋權衡》以下,駁三《傳》之義例者也;葉夢得《春秋讞》以下,駁三《傳》之典故者也。至於端學,乃兼三派而用之,且并以《左傳》為偽撰。變本加厲,罔顧其安,至是而橫流極矣。平心而論,左氏身為國史,記錄最真。公羊、穀梁去圣人未遠,見聞較近。必斥其一無可信,世寧復有可信之書?此真妄構虛辭,深誣先哲。至於褒貶之義例,則左氏所見原疏。公、穀兩家書由口授,經師附益,不免私增,誠不及后來之精密。端學此書,於研求書法,糾正是非,亦千慮不無一得,固未可惡其剛愎,遂概屏其說也。《通志堂經解》所刊,有《本義》,有《或問》,而不及此書。據納喇性德之《序》,蓋以殘闕而置之。此本為浙江吳玉墀家所藏,第一卷蠹蝕最甚,有每行惟存數字者,然第二卷以下則尚皆完整。今以《永樂大典》所載校補其文,遂復為全帙。吳本於《左氏》所載諸軼事,每條之下俱注“非本義,不錄”字。疑為端學定稿之時加以簽題,俾從刪削,而繕寫者仍誤存之也。以原本如是,今亦姑仍其舊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天水冰山錄:一卷,附鈴山堂書畫記一卷 清朝杭郡詩續辑:46卷 都門紀變三十首絕句:1卷 徐偃王志:6卷 恒齋日記:2卷 金史紀事本末:52卷 內則章句:1卷 世高則禪師漁陽語錄:2卷 丙子叢編:12種 甯屬長江各局統捐捐例表:不分卷 大清一統志表:附紀元表 義門題跋:一卷 郁氏三世吟稿 落葉相思 沈四山人詩錄:6卷,附錄1卷 讀史兵略:四十六卷 耐庵詩存:3卷 歷代紀元彚考:[起唐堯元載至明崇禎末年]:5卷 曝書亭全集:80卷,附錄1卷 刑法敘略:1卷 左孟莊騷精華錄:2卷 論語陳氏義說:1卷 汝州續志:[乾隆]:8卷 新刻全本劉晨採藥仙凡記:初集4卷,二集四卷 河賦注:1卷 上海時裝百美圖詠 周易侯氏注:三卷 庚子消夏記:8卷附閑者軒帖考1卷 夏小正經傳集解:4卷 退菴隨筆:22卷 謹擬御用服色:1卷 健修堂詩集:二十二卷 光緒政要:34卷 詩序:1卷 古文苑:21卷 三國志旁證:30卷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13卷 龍巌詩鈔續選 張文襄公公牘稿:28卷 十七史蒙求:16卷 數學理:9卷,附1卷 太元經:1卷 珍席放談:2卷 五代史:74卷 唐詩記事:八十一卷 紫竹山房詩文集:詩集12卷,文集2卷,首年譜 閒者軒帖考:一卷 東陵盜案彚編 杜詩詳註:31卷 粵西金石略:十五卷 禹貢圖注匯纂 豫河續志:二十卷,卷首一卷 皕宋樓藏書源流考 公羊家哲學 賡縵堂集:八卷 明三十家詩選初集:8卷,二集:8卷 諸葛忠武侯故事:5卷 白香山詩集:40卷 漁洋詩話:2卷 湛園未定稿: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