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分記
书名《春秋分記》
书名 春秋分记
作者程公說
版本两淮马裕家藏本
分类經部>春秋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程公說撰。公說字伯剛,號克齋,丹棱人,居於宣化。年二十五登第,官邛州教授。吳曦之亂,棄官攜所著《春秋》諸書匿安固山中修之。甫成而卒,年僅三十七。是書前有開禧乙丑《自序》,淳祐三年,其弟公許刊於宜春。凡《年表》九卷、《世譜》七卷、《名譜》二卷、《書》二十六卷、《周天王事》二卷、《魯事》六卷、《大國世本》二十六卷、《次國》二卷、《小國》七卷、《附錄》三卷。其《年表》則冠以周及列國,而后夫人以下與執政之卿皆各為一篇。其《世譜》則王族、公族以及諸臣每國為一篇,魯則增以婦人名、仲尼弟子。而燕則有錄無書,蓋原闕也。《名譜》則凡名著於《春秋》者分五類列焉。《書》則歷法、天文、五行、疆理、禮樂、征伐、職官七門。其周、魯及列國《世本》以及《次國》、《小國》、《附錄》則各以《經》、《傳》所載分隸之。條理分明,敘述典贍。所采諸儒之說與公說所附《序論》,亦皆醇正。誠讀《春秋》者之總匯也。明以來其書罕傳,故朱彝尊《經義考》注曰“未見”。顧棟高作《春秋大事表》,體例多與公說相同。棟高非剽竊著書之人,知其亦未見也。此本出自揚州馬曰璐家,與《通考》所載卷數相合。內宋諱猶皆闕筆,蓋從宋刻影鈔者。劉光祖作公說《墓志》,稱所作尚有《左氏始終》三十六卷、《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是殆刻意於《左氏》之學者。宋自孫復以后,人人以臆見說《春秋》。惡舊說之害己也,則舉三《傳》義例而廢之。又惡《左氏》所載證據分明、不能縱橫顛倒,惟所欲言也,則并舉《左傳》事跡而廢之。譬諸治獄,務毀案牘之文,滅佐證之口,則是非曲直乃可惟所斷而莫之爭也。公說當異說坌興之日,獨能考核舊文,使本末源流犁然具見,以杜虛辨之口舌,於《春秋》可謂有功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忠孝廉節彙集三十四卷 廉吏傳三卷續編一卷高士傳續編二卷 歷代節義名臣錄十卷 歷代奸庸殷鑒錄三十二卷首一卷 中鑑錄七卷 貂璫史鑑四卷 貂璫史鑑四卷 歷代內侍考十四卷 宦寺考八卷 虎嘯龍吟錄二卷 二俠傳二十卷 續觀感錄六卷 續觀感錄十二卷 續觀感錄十卷 高奇往事十卷 刻漢唐宋名臣錄五卷 唐宋名臣筆錄二卷附唐史本傳一卷宋史本傳一卷 景行篇四卷 歷代人鑒便覽五卷 蒐集羣書紀載萬年壽錄六卷 人鏡陽秋二十二卷 新刻搜集羣書記載大千生鑑六卷 十一列傳十一卷 壽者傳三卷 人壽金鑑二十二卷 鶴齡錄一卷 人瑞錄一卷 事編內篇八卷 名世編八卷 仕隱霞標四卷 歷代象賢錄二十卷 義士傳三卷 憨士列傳不分卷 新編歷代名臣芳躅二卷 鏡古錄八卷 經畧問奇四卷 古今長者錄八卷 古今長者錄八卷附筆疇一卷讀書簡要一卷 古今長者錄八卷附筆疇一卷讀書簡要一卷 古今長者錄八卷 幼童傳一卷 梁劉劭幼童傳一卷 爲臣不易編不分卷 懿畜前編四卷後編四卷 重訂懿畜編三卷 景行錄八卷 景行錄四卷 景行錄一卷 歷代賢儒景行錄二卷 景行維賢不分卷 卓行錄四卷 歷朝忠正義士卓行錄八卷 古今明堂記六卷 古今明堂記六卷 歷代人模五卷 瑞世良英五卷 停雲館人物記不分卷 歷代古人像贊不分卷 歷代名人畫像不分卷 集古像贊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