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疑
书名《書疑》
书名 书疑
作者王柏
版本内府藏本
分类經部>書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王柏撰。顧炎武《日知錄》稱為元儒王伯。考柏以度宗咸淳十年卒,未嘗入元,炎武偶誤也。柏字會之,號魯齋,金華人。受業於何基之門。基,黃榦弟子,榦又朱子壻也。故托克托等修《宋史》,以朱子之故列柏於《道學傳》中。然柏之學,名出朱子,實則師心,與朱子之謹嚴絕異。此其辨論《尚書》之文也。《尚書》一經,疑古文者自吳棫、朱子始(見《朱子語錄》)。并今文而疑之者自趙汝談始(見陳振孫《書錄解題》)。改定《洪范》自龔鼎臣始(見所作《東原錄》)。改定《武成》自劉敞始(見《七經小傳》)。其并全《經》而移易補綴之者則自柏始。考《漢書》載“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小夏侯三家《經》文,《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率簡二十五字者脫亦二十五字,簡二十二字者脫亦二十二字。文字異者七百有馀,脫字數十”云云,此言脫簡之始也。然向既校知脫簡,自必一一改正,必不聽其仍前錯亂。又惟言《酒誥》脫簡一,《召誥》脫簡二,則其馀并無脫簡可知,亦非篇篇悉有顛倒。且一簡或二十五字、或二十二字,具有明文,則必無全脫一章一段之事。而此二十馀字之中,亦必無簡首恰得句首,簡尾恰得句尾,無一句割裂不完之事也。柏作是書,乃動以脫簡為辭,臆為移補。其并《舜典》於《堯典》,刪除姚方興所撰二十八字,合《益稷》於《皋陶謨》,此有孔穎達《正義》可據者也;以《大禹謨》、《皋陶謨》為《夏書》,此有《左傳》可據者也;以《論語》“咨爾舜”二十二字補“舜讓於德,弗嗣”之下,其為《堯典》本文,抑或為他書所載,如《鬻子》述《帝王遺語》之類,已不可知(案《鬻子》所述《帝王遺語》,今本不載,見賈誼《新書》所引)。以《孟子》“勞之來之”二十二字補“敬敷五教,在寬”之下,則《孟子》明作堯言,柏乃以為舜語,已相矛盾。然亦尚有《論語》、《孟子》可據也。至於《堯典》、《皋陶謨》、《說命》、《武成》、《洪范》、《多士》、《多方》、《立政》八篇,則純以意為易置,一概托之於錯簡。有割一兩節者,有割一兩句者,何脫簡若是之多?而所脫之簡又若是之零星破碎,長短參差?其簡之長短廣狹,字之行款疏密,茫無一定也?其為師心杜撰,竄亂圣經,已不辨而可知矣。其所辨說,如謂盤庚之言,所欠者理明辭達。又信《泰誓序》“十有一年”之說,謂武王承祖父之馀慶,藉友邦之歸心,氣焰既張,體貌且盛,改元紀年,視紂猶諸侯,后世曲為覆護,反生荊棘。又謂《大誥》“寧王貽我大寶龜,西土有大艱,人亦不靖”之語,無異唐德宗奉天之難,諉之於定數。是排斥漢儒不已,并集矢於《經》文矣,豈濂、洛、關、閩諸儒立言垂教之本旨哉!托克托等修《宋史》,乃與其《詩疑》之說并特錄於本傳,以為美談,何其寡識之甚乎?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詩宿:28卷,目錄28卷,爵里2卷 國事捫燭肊談:3卷 學計一得:2卷 儀禮古今文異同:5卷 長子縣志:[乾隆]:20卷,首1卷,末1卷 金淵集:6卷 詔獄慘言:1卷 金臺全傳:12卷 搜神記:8卷 川遊詩草:1卷 唐陸宣公集:二十二卷 管子:24卷 鄭志:3卷,附錄1卷 畫中人傳奇:2卷 欽定回疆則例:8卷 北魏元頊墓誌 岡邑熊氏宗譜:[黄岡]:40卷,卷首8卷 方城幣譜 古文關鍵:2卷 真意堂經說——易說:6卷 霽春堂集:14卷 通鑑紀事本末前編:12卷 南華發覆:8卷 讀史鏡古編:32卷 約園詞:4卷 競渡畧 漢書西域傳補注:2卷 尉氏縣志:[嘉靖]:5卷 夢窗詞稿:四卷,絕筆一卷,補遺一卷 史記索隱:30卷 陳卧子先生安雅堂稿:15卷 飲冰室全集 宗忠簡文鈔:2卷 枕戈錄贈言文:1卷,詩:1卷 吳漁山先生年譜:2卷,墨井集源流考 金陵大學圖書館中文地理書目 周易説:十一篇 宣化縣新志:[民國]:18卷,首1卷 學古堂日記 萬曆武功錄:14卷 北山錄:10卷 東廂記:4卷,卷首1卷 浙鹺紀事:一卷,附錄一卷 元史:210卷 東江詩鈔:12卷 楚北水利隄防紀要:2卷 杜詩言志:十二卷 陶廬雜錄:六卷 [新編]麻栗坡特別區地志資料:3卷 龐氏家訓:1卷 寒支二集:6卷,首寒支歲紀1卷 王臨川全集:100卷 天台治略:10卷 康陵令侯忠墓誌 大學衍義補:[160卷 張丘建算經:3卷 恪靖侯盾鼻餘瀋 瓠里子筆談:1卷 後漢書注又補:1卷 易小帖: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