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易貫
书名《先天易貫》
书名 先天易贯
作者劉元龍
版本直隶总督采进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劉元龍撰。元龍字凝焉,饒陽人。是編前有康熙壬辰《自序》,又有雍正癸卯《補序》。蓋其書先成三卷,刊於江南,后又續增二卷,故兩序也。元龍自稱歷三十年乃成書。其首卷即數以言理,首《河圖》、次《洛書》,附以《妙合而凝》之圖。次卷即象以言理,首《畫卦圖》,次《太極圖》,次《儀象卦爻錯變圖》,附以《易貫圖》。三卷即氣以言理,首《變卦圖》,次《八卦圖》、《綜卦圖》,附以《致知格物圖》。四卷、五卷即六十四卦以言理,標舉伏羲《大象》、孔子《大象傳》,附以錯卦、互卦之解。蓋惟講陳、邵之學者也。其謂《易》不為卜筮而作,所言似高,而實不然。夫圣人立教,隨時寓義,初不遺於一事一物。三代以上,無鄙棄一切,空談理氣之學問也。故《詩》之教,理性情,明勸戒,其道至大,而謂《詩》非樂則不可。《春秋》之教,存天理,明王政,其道亦至大,而謂《春秋》非史則不可。圣人準天道以明人事,乃作《易》以牖民。理無跡,寓以象。象無定,準以數。數至博而不可紀,求其端於卜筮,而吉兇悔吝、進退存亡於是見之,用以垂訓示戒。曰蓍曰龜,《經》有明文。曰揲曰扐,《傳》亦有成法。豈取盡性至命之書而褻而玩之哉。俗儒但見拋珓擲錢之為卜筮,又見夫方技之流置義理而談趨避,遂以為侮我圣經,乃務恢其說,欲離卜筮而談《易》。然則四圣人中,周公居一,公作《周官》,以三《易》掌之太卜,無乃先不知《易》乎?是猶觀優伶歌曲,而謂圣人必不作《樂》;觀小說傳奇,而謂圣人必不作史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可斋词 可斋词 可斋词 可斋杂槁词四卷续槁三卷 可斋杂槁词四卷续槁三卷 履斋先生遗集 履斋先生遗集 履斋先生诗余 履斋诗余二卷补遗一卷 履斋先生诗余一卷续集一卷 履斋先生诗余一卷续集一卷 履斋先生诗余一卷续集一卷 履斋先生诗余一卷续集一卷 蓬莱鼓吹 蓬莱鼓吹 蓬莱鼓吹 蓬莱鼓吹 篁嵊词 篁嵊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碎锦词 芸窗词 芸窗词 虚斋乐府 虚斋乐府 虚斋乐府 虚斋乐府 虚斋乐府 虚斋乐府 双溪词 双溪词 双溪词 双溪词 双溪词 双溪词 东浦词 东浦词 东浦词 东浦词 东浦词 后村长短句 后村别调补 后村别调一卷补一卷(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诗余) 后村别调一卷补一卷(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诗余) 后村别调一卷补一卷(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诗余) 后村别调一卷补一卷(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诗余) 后村别调一卷补一卷(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诗余) 后村诗余二卷长短句五卷 后村诗余 后村诗余 后村诗余 白玉蟾词 海坛子词